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30而立
其他書名
30而立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542 1010
出版天窗出版社, 2006
主題社會問題 -- 香港.
題目通識教育.
ISBN988983287-9

註釋

《三十而立》內容簡介

書評:
「三十會」是令人眼前一亮的論政組織,成員除了在報章發表評論,還身體力行組織活動,切實認識民生問題,不是單純的「書生論政」。香港的政治光譜,需要更多獨立的公共知識份子,「三十會」是值得我們寄予厚望的生力軍。
立法會議員余若薇

「三十會」的努力,代表的是新一代重新定義香港價值,重新勾畫中產與專業形象的企圖。我們應該看這本書……因為我們都在參與一場重新描述香港的運動。 文化評論員梁文道

「三十會」不尚空談,不迷信政黨。就政制改革發表文章,在在顯示他們超越了民主「政治正確論」的桎梏,細心思考實踐民主普選所涉及的硬制度與軟制度問題,對民主理念既有強烈信仰,但又不流於教條或衹看樹木、不見森林。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

作者:
一群三十出頭的專業人士組成「三十會」,在群山腰間一片雲的標誌下,激揚文字,先後於《信報》、《明報》發表文章,為香港出謀獻策,現將零四、零五年文稿重新整理結集成書。

於零三年「沙士」及「七一」後,三名剛三十出頭的朋友沒有深思熟慮便成立了「三十會」,希望能匯聚一班青年專業人士之論壇組織,深入認識當前香港所面臨之各種問題,積極參與及回饋社會。

三年不到,「三十會」現在已有四百多名參與者,來自多個專業,包括會計、建築、銀行、教育、娛樂、設計、財經、政府、醫療、工業、法律、營銷、傳媒、資訊、貿易、運輸等。整體上可算是代表香港有知識的中產階層。

三十會沒有既定政治立場,沒有與任何團體聯繫,亦沒有其他組織或個人的財政支持。透過獨立思考言論及對內容質量的執著,希望能就社會所重要的問題,達到並提出一些有根據的意見。

歡迎瀏覽網址www.30SGroup.org 。

李律仁
耶魯大學文學學士,哈佛大學法學博士。曾任職於紐約某國際律師行及香港證監會,多年後改投大律師行列。無可救藥的喜歡香港,閒時愛到旺角逛書店吃魚蛋,或是去西貢遊山玩水。從美國帶回來的貓兒受到同化,尤其迷上了中環某著名酒家的叉燒和油雞。

龔耀輝
喜歡文字多於數字的會計師。九龍華仁書院、城市大學會計系畢業,科技大學投資管理學(金融工程)碩士。香港會計師公會理事,Mensa 會員。先後為《經濟日報──投資理財》、《信報》與《蘋果日報》專欄撰文,以及為新城電台《場內外聯線》節目作客席主持。著有《會計師自白皮書》、《投資分析基礎──拆解年報的會計密碼》。

莫宜端
曾任智庫研究經理、現任行政會議成員政策助理。倫敦經濟及政治學院國際關係系畢業,倫敦大學亞非研究院碩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當了N年前線記者,在社會罵傳媒反智出了火的當兒,棄咪從研,希望在Soundbite以外,更深層次為這個城市把脈。可持續發展公民議會委員,文章散見《信報》、《明報》與《蘋果日報》,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Phone 》客席主持。




《三十而立》目錄:


「三十會」序
田北俊序
李永?序
曾鈺成序

三十反思—─既要發聲,也要承擔
陳智思引言
三十立場

政改──魔鬼就在細節中
張炳良引言
三十立場

經濟──市場問題,由市場解決
林在山引言
三十立場

社會──「人口陀螺」影響深遠
謝淩潔貞引言
三十立場

教育──揚棄「大家長」和「大學校」魔咒
余若薇引言
三十立場

文化視野──張看世界明白香港
梁文道引言
三十立場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09403
Library
Library
542 1010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