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中國國情第一課: 解構胡溫新思維 / 曾仲榮 著
其他書名
中國國情第一課: 解構胡溫新思維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574.1 8060
出版經濟日報出版社, 香港, 2014
版本第六版
主題中國大陸研究.
題目現代中國.
描述206 p.;ill., maps. ;21 cm.
ISBN9799626783206

註釋

《中國國情第一課 — 解構胡溫新思維》

不少人在掌握國情時,皆發現不易消化,或難以明瞭中國的深層變化,原因是他們主要獲取中國資訊的渠道,是電視、報章,只能提供零碎的資料。中國地域太廣、問題太多,若沒有一套系統加以消化,看了的新聞在腦海內很易變成過眼雲煙。那麼應如何掌握國情?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是將自己放在中南海領導人的角色去了解中國。其實若能了解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等第四代的戰略思維,對國情自能有深一層的領會。本書從歷史、政治、經濟及社會等不同層面,解構胡溫的新思維,相信不論是商界人士、行政人員,抑或大學生,皆可透過本書,更容易了解中國國情。

作者簡介

曾仲榮
現職《經濟日報》副總編輯兼總主筆,從事新聞工作 20 年,負責採訪及評論版等工作,著有《中國國情第一課》、《知識經濟求生術》及曾主編《香港出路──知識經濟》。憑《中國國情第一課》及《香港,誰邊緣化了妳?》獲頒第三屆「中大新聞獎」專題組(文字媒體)大獎,而《中國國情第一課》亦為香港電台2006年十本好書候選書目之一。

書籍類別:社會文化 通識 現代中國

胡錦濤(1942年12月21日-),祖籍安徽績溪(率屬安徽省宣城市),出生於江蘇省泰縣(今屬泰州市),曾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共產黨第四代最高領導人,第十四屆至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十四和十五屆中央書記處書記。
第十六屆、第十七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2002-2012年)、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2004-2012年)。前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2003-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2005-2013年)。還曾經兼任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與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的組長。此外,中國共產黨稱呼第四代的中央領導集體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1993至2003年期間,擔任過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
胡錦濤祖上曾出過明朝戶部尚書胡富、兵部尚書胡宗憲等歷史名人,屬龍川胡氏一系。胡錦濤家鄉在績溪縣城東南方18公里的大坑口村,而胡適家鄉在績溪縣城西北方向30多公里的上庄鎮,所以有人稱胡適家鄉的胡為「北胡」,胡錦濤家鄉的胡為「南胡」。「南胡」與「北胡」之間有一道山嶺名叫徽嶺,是長江和新安江水系的分水嶺。家族自其曾祖起從安徽省績溪縣龍川村(今屬安徽宣城市)遷至江蘇泰州姜堰一帶。晚清初年,其曾祖父胡沇源、祖父胡炳衡和父親胡增?(又名胡靜之)皆為經營茶葉的商人,其中胡允源來到江蘇泰州後,開了一個小店。到胡錦濤曾祖父胡樹銘時已小有規模,又在上海、浙江等地開設了7個分店,並從事茶葉出口生意,興隆時曾聘用多名英語翻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胡靜之的茶莊隨公私合營被劃歸當地供銷社。
1942年,胡錦濤出生於江蘇省泰縣,祖籍安徽省績溪縣龍川村。7歲時,胡錦濤母李文瑞去世,其為胡家獨子,其下有妹妹胡錦蓉與胡錦萊。他最初就讀於五巷小學,後轉入泰州大埔小學,1953年進入私立泰州中學(現泰州二中)讀初中,1956年考入江蘇省泰州中學。根據其家族人回憶,胡錦濤小時很文靜、喜愛讀書、性格隨和。他曾在履歷表籍貫欄中填過「泰州」,受到父親訓導後從中學開始就一直填「安徽績溪」。胡錦濤在績溪家鄉的堂姐胡錦霞表示:胡錦濤看到她的籍貫填的也是「安徽績溪」,父親胡增鑫對他說:「我們老家是安徽績溪,你長在江蘇,祖籍是安徽。」此後,胡錦濤在一次全國團代會上,他對來自安徽的代表說:「我也是安徽人,我的老家在徽州地區,我是績溪人。」
大學時代
1959年9月,年僅16歲的胡錦濤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今水利電力工程系)。由於這一屆學生在1965年畢業,因而被稱為「5字班」,包括胡錦濤在內的「5字班」的學生前面避開了1957年的「反右」和1958年的「大躍進」,後面躲過了1966年開始的「文革」,得以完整地接受了6年制本科教育。大學期間,胡錦濤結識了之後的夫人劉永清,他和夫人劉永清當時是水利工程系同年級學生中年齡最小的兩位。據稱,他們品學兼優,待人真誠,與同學們相處得十分融洽。在校期間,胡錦濤是出名的高材生,大學6年,除一門功課4分外,其餘全是滿分5分。此外,胡錦濤在清華大學期間曾任學生文工團舞蹈隊團支部書記、水利系政治輔導員。文革時期參與和傾向的是清華大學井岡山溫和保守的造反派──「四‧一四派」。
196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周年,胡錦濤作為清華大學選派的100名學生參加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10月1日當天,胡錦濤又被選入清華大學遊行隊伍,參加了國慶大遊行。之後,胡錦濤把參加《東方紅》排練和遊行的感受寫成一篇文章,題為《上了生動的一課 毛澤東思想的頌歌--工人農民戰士學生座談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發表在1964年10月6日的《人民日報》上。
1965年大學畢業後,胡錦濤被學校留在水利系參加科研工作、任教,並繼續擔任政治輔導員。1968年至1969年,胡錦濤在位於甘肅的水電部劉家峽工程局房建隊參加了工作。1969年至1974年,在水利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歷任技術員、秘書、機關黨支部副書記。
步入政壇
1974年調任甘肅建設委員會秘書,因受到時任中共甘肅省委書記宋平的賞識而進入中共全國政壇,此後歷任甘肅省建委設計管理處副處長、甘肅省建委副主任。文革期間,胡錦濤的父親胡增?由於出身不好,被指責為「貪污分子」,並受到批鬥,死於1978年,終年59歲。1982年9月,胡錦濤調任共青團甘肅省委書記。數月後擔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主席。曾於1982年率團訪問日本。1984年至1985年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
貴州改革
1985年,胡錦濤調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在任上,其進行大規模的政治改革,並制定了《關於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之外,其主張壓縮其他開支,在教育方面追加了4000萬元投資。後來他又提出在三年時間裡,投資2.4億元,解決全省220萬平方米的中小學危樓問題。1988年,貴州開始從黨政分開入手,從省級和企業做起,連續制定了《貴州省省級黨政分開實施方案》、《中共貴州省委機關機構改革近期實施方案》,重點解決省委和省政府的職能劃分,相應調整省級黨的組織形式和省委工作機構。貴州省開始大規模的機構改革,先後撤消了省人事局、勞動局、統計局、審計局、工商局、物價局等11個部門的黨組,政府系統逐步建立行政首長負責制。此外,面對貴州大學數千名學生上街遊行,胡錦濤連夜召開會議,與示威大學生進行商討並進行協調,最終化解這一事件。
主政西藏
1988年,胡錦濤擔任中共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1989年,要求西藏獨立的人士舉行示威遊行,發生拉薩事件,胡錦濤迅速宣布戒嚴,成功平定局勢。鄧小平等中共高層認為胡行事果斷,對共產黨忠誠,使胡進一步得到賞識肯定。
進入中央
1992年,胡錦濤進入中共中央負責組織工作。同年時任經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推薦及鄧力群提名,在中共十四大上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負責常務工作),晉陞黨和國家領導人,並正式成為第三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1998年起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和中共中央黨校校長,1999年再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擔任中共第四代領導人
參見: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及胡溫體制
2002年11月,胡錦濤在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2003年3月,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2004年和2005年在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和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上分別當選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和中國中央軍委主席。2007年10月在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上連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連任國家主席及國家中央軍委主席。
在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任期上,胡錦濤對中國政治、經濟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與改革。
胡錦濤在上任後的首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強調「憲法的不可侵犯性」。中國政府也首次發佈了關於中國社會動蕩的數據,並贊同人民有知情權。在2003年非典疫情中胡錦濤政府行動果斷,及時免去了衛生部部長和北京市市長的官職。以平民領導人的姿態受到了人們的稱讚。在經濟方面,取消了農民農業稅,對民工採取更寬鬆的政策,率先扶持內陸城市,實施基本醫保制度,增加城市地區的最低工資金額,建設適用房項目。
經濟政策
胡錦濤注重社會經濟的平衡和中國內陸地區資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在其任期內,中國經濟整體呈現出「國進民退」的趨勢。在民航、鋼鐵、汽車、房地產等領域,一些國有大型企業靠政府政策傾斜及直接注資,大規模吞併民營企業。08-09年間,政府為抵禦金融危機推出了擴大內需十項措施,但巨額的投資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和國企,使得民營企業在危機中受到市場和國企的雙重夾擊。
民族問題
2009年9月29日,國務院第五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胡錦濤提出:事實證明,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實踐是成功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也是完全正確的。對這些實踐證明正確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必須堅定不移堅持並不斷加以完善。他說:「只有56個民族擰成一股繩,中華民族才能擁有強大民族凝聚力,才能不斷創造歷史偉業,才能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挑戰,才能維護祖國統一安全,才能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胡錦濤提出,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作為現階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顯著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顯著加快民族地區保障和改善民生進程,維護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讓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他說,要使每一位公民都自覺做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維護者和建設者,做知法守法的公民,堅決同各種違反國家法律、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作鬥爭。他還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民族工作部門建設,推進民族工作制度化、規範化。「要大力促進我國各民族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和衷共濟、和睦相處、和諧發展,不斷形成實現國家興旺發達、人民幸福安康的強大力量,不斷形成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強大力量,不斷形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強大力量。」

溫家寶(1942年9月15日-),天津人,中國政治人物。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主要領導人之一,2003年至2013年間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第十六、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五至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四、十五屆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1998年至2003年間擔任國務院副總理。
早年畢業於天津南開中學、北京地質學院,後分配至甘肅省從事地質工作,經推薦進入中央地礦部黨委工作。隨後在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三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任內,分別擔任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和主任的職務。1993年,晉陞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開始參與中央的經濟和農業工作;1998年在朱鎔基任職總理期間,出任主管農業和金融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
2002年11月,在中共第十六屆一中全會上,溫家寶當選為九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之一,進入中共最高領導層,2007年10月獲得連任。2003年3月,在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國務院總理;2008年3月,獲得連任。
此外,溫家寶還曾兼任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組長等職。
溫家寶生於天津市近郊北辰區宜興埠鎮,他出生於農村的一個教育世家,他的祖父、父親和母親都是教員。其祖父溫瀛士,字閬仙,生於1895年,17歲即開始投身教育事業。身為教員的溫瀛士每天上午、下午各上4節課,傍晚下課後到勸學所(教育局)主辦的師範單級教學班進修。溫瀛士後來在結業考試中一舉拔得「頭籌」,在眾多考生中名列第一,才真正取得了教書的資格。1920年代,溫瀛士在宜興埠一所私立學校任校長。溫瀛士的弟弟溫瀛階,後來是天津一所公立學校的校長。而溫家寶的父親溫剛是天津第三十三中學的地理老師,母親楊秀蘭是天津一所小學的語文教師。溫家寶的另一位叔祖是溫朋久,解放戰爭期間,溫朋久曾在由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執掌的北方大學任教授。
溫家寶的名字是祖父溫瀛士起的,但注入新解的卻是溫朋久。溫朋久認為「溫家寶」就是「溫加飽」,以此來告誡侄孫時時要把人民的溫飽放在心上,居安思危,永不忘本,來自人民,又為人民服務。溫家寶7歲時,隨家人搬出了溫家胡同8號,來到南開區西門裡達摩庵胡同安下新家。溫家寶此後就讀於天津市南開中學,1960年考入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1965年4月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參加了地質學院造反派組織「東方紅」,1967年9月參加工作,1968年甘肅省地質局地質力學隊技術員兩年,然後一直作為政工幹部,分別任政治幹事、隊政治處負責人直到1978年受到地質部長孫大光賞識提拔進北京。
1985年,溫家寶作為黨工幹部,在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任內出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一年後,晉陞為主任。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後,溫家寶進入中共中央高層;並先後以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身份,兼任中央辦公廳主任、及中央直屬機關工委書記。趙紫陽繼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仍任命其為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
1989年5月(八九民運中期),部分學生於天安門前開始絕食抗議。據《李鵬六四日記》記載,在李鵬宣布戒嚴,準備實施武力鎮壓學生時,溫家寶表態堅決支持中央的決定,5月下旬,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趙紫陽為抵制軍隊戒嚴,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將事件移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解決,為此趙紫陽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立即電傳在美國訪問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回國;而溫家寶並未執行命令,將電報提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否決,從而為延緩萬里回國和調集軍隊戒嚴起了關鍵作用。5月20日凌晨4時許,溫家寶以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的身份,陪同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勸慰學生停止絕食活動。學運不久後演變為六四事件,趙紫陽因為在這場學生運動中的表現受到了黨內譴責並被撤職;而溫家寶並沒有受到影響,繼續擔任中央辦公廳主任直到1993年。1993年,開始負責農業和農村工作,出任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15149
Library
中史科用書
574.1 8060
可出借
--
2
C015150
Library
中史科用書
574.1 8060
可出借
--
3
C015151
Library
中史科用書
574.1 8060
可出借
--
4
C015152
Library
中史科用書
574.1 8060
可出借
--
5
C015153
Library
中史科用書
574.1 8060
可出借
--
6
C015154
Library
中史科用書
574.1 8060
可出借
--
7
C015155
Library
中史科用書
574.1 8060
可出借
--
8
C015156
Library
中史科用書
574.1 8060
可出借
--
9
C015157
Library
中史科用書
574.1 8060
可出借
--
10
C015158
Library
中史科用書
574.1 8060
可出借
--
共21條紀錄 , 當前 1 / 3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