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破格思考: 從古今大師如何突破說起 / 陳載灃 著
其他書名
破格思考: 從古今大師如何突破說起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176.4 7529
出版商務印書館, 香港, 2014
版本第1版
主題思考.
描述200 p.;ill.;21 cm.
ISBN9789620734236

註釋

愛因斯坦曾說:“想像比知識更重要。”

  懂得有效的思考技巧,避過狹隘的思想 “隧道視野”,尋到創意的寬廣草原,才能融合知識,引發無窮無盡的創見。

  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發現浮體原理(洗澡水的創新啟發)、愛迪生發明留聲機的過程(走出隧道視野)、楊振寧的16歲兒子如何勝過其物理學家父親(楊振寧的扭計骰)、還有電話公司避免人才跳槽的方法(把腿全打斷吧!)……

  本書共分五章:「啟動創意之輪」、「破舊思維,迎新意念」、「直覺與夢境的啟導」、「視象視維與左右腦互動」及「實踐創意思考技法」,以63篇文章介紹多元思維方式,以著名科學家、藝術家、物理學家、心理學家、企業家等為例,說明創意理論,解說他們如何衝破“腦筋打結”的苦惱時期,走向明朗的解難之路。而且,列舉培養創意力的方法,如:視象思維、類比思維、心靈地圖等,有助讀者跳出框框,思路通達,創見廣博。

作者簡介

陳載澧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博士,在香港大學數學系任教34年。1995年在港大創辦通識教育計劃,並兼任通識教育總監。2002年應邀往香港浸會大學創辦人文素質教育計劃,並任全人教育教與學中心總監8年。

  陳博士跨領域於本港及國內外投入專業戲劇行動20年,曾擔任編劇、導演、監製、翻譯、設計等工作,期間並曾於中央戲劇學院及上海戲劇學院客座教授創意寫作。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亦曾任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理事會副主席,開拓香港與國內外的文化藝術交流。

自序

  企管理論大師漢迪(C.Handy)?自己在大學時沒有學到多少東西,除了一項隱藏的信息──那就是世間的所有重大問題都早已被解決了,只是自己還未知道那些答案。他?:"在往後的年月裏,我每碰到陌生問題,想也不想便四處找專家求救。我從未意識到有些問題對任何一個人都是陌生的,得靠自己去找尋答案……多年後我才明白,世界的大半還是混沌未開,等待我們去開拓。這啟悟改變了我的生命,我不再袖手旁觀那迷陣究竟有甚麼謎底;我可以一躍而進去實踐自己的想法、撰寫自己的腳本、創建自己的將來。"

  就像美國思想家簫恩(D. A. Schon)所言,人類可能涉足的知性或實務境域,就像一望無際的沼澤,絕大部分誰也未曾到過,更不會有已繪製好的地圖。已經開拓的知識領域,則可比喻為這無際荒野中疏疏落落的幾片尖削小山;山上雖已梳理得并然有序,卻與周際的莽原無多少關係。

  問題是,無論你進行的是科學?究、藝術創作、商機開拓、社?服務,甚或只是學生活動的一點新意思,要耕涉的還是那榛莽叢生沼澤的某角。面對現實上的如此挑戰,無論是誰都只能把心一橫"撰寫自己的腳本"。我們或可參考哈佛大學學習輔導中心牆上的那句諺語:"要記得,他們都不懂!"現實上能幹出成績的人,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要進入不辨西東的渾茫境域之中。

  正因如此,"創意思考"早已不是可有可無的奢侈品,而是在這現實世界裏要辦點實事之必須。個人因緣際會,數十年來曾有幸較深入地涉獵了物理學研究、學生工作、戲劇編導與設計、中港台文化交流策劃、創意寫作培訓、兩所大學的通識教育開拓行動……。今天回頭再細想,確曾在實踐中朦朦朧朧地啟動了不少創意的思維。但是,對此領域經典文獻的接觸、對創意思考理論的系統探究,卻是在較後期才正式起步。

  記得那是1992年春的某天,與當時仍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的余秋雨於靜安午飯時上天下地侃談,話題落到他們學院的劇本創作課程上去。正談得興高采烈,冷不防秋雨?:"你不是明年港大有長假嗎,何不就來我們上海戲劇學院,主持我們戲文系畢業班的創作課,指導學生的畢業創作?"我當時正在亢奮中,未及多想便?:"好哇!"

  回港後細想此事,才懂得暗暗心驚:自己雖也曾主持過一些劇本創作坊,但突然要擔起幾個月培育優質創作苗子的課程,責任不可謂不重。於是便尋師訪友,但折騰了一段時日後,便發現個人認識的不少作家朋友原來皆作而不述,更多數不相信有系統培育寫作人才的辦法。

  終於有一天,與當時在港大的一個Fulbright訪問學人格芬(K. Given)偶遇,聽他提到艾爾堡(P. Elbow)在《無師寫作》(Writing Without Teachers)一書裏的"隨意寫作"及"無師互動"等技法。往圖書館翻?之餘,又輾轉涉獵到柯斯勒(A. Koestler)《創造的行為》(The Act of Creation)、狄‧邦諾(E. de Bono)《橫向思維》(Lateral Thinking)、阿當斯(J. L. Adams)《認知破障》(Conceptual Blockbusting)、麥金(R. H. McKim)《視象思維》(Experiences in Visual Thinking)等佳作,不獨讓我對上戲劇課程的搆想開始有了突破,還漸漸發現,其中的理念與自己多年以來在各領域的涉獵步伐此呼彼應。

  還記得問題榮繞心際的某天,與同在港大數學系任教的丁南僑談論別事時,他偶然提到曾在美國參加一個繪畫課程,當時主持導師播出一些有特別感覺的電影片段,讓學員按腦子裏浮現的聯想,速寫成畫,然後又播映另一電影片段。學員積累了若干張塗鴉之後,便叫他們回家後各自選出兩、三幅,以之融合交織為統一的畫作。聽到後我豁然有悟,這裏已包含了兩種最具潛力的策略:其一是跨越媒體觸發想像,擷取新意思;其二是讓本來無關的思緒互相碰撞,融會成嶄新的想法──這正與柯斯勒的"偶聯"創新機制不謀而合。要把這類技法移植到寫作上去,花點心思便水到渠成。當時也想到,如要再進一步把其他創意策略的理念引伸,例如把狄‧邦諾的一些橫向思考技法、麥金的視象思維練習,有機地嫁接到寫作行動上去,也已不難。

  不久,整套創意寫作教學方案已漸具雛型。開始時沒找到萬應金丹,也未有仙人指點必由之路,全憑自己在迷濛中摸索,在過程中也帶?問題有機地融會創意思考經典著述或普及文獻裏的智慧。

  往下的十多年,先後在香港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創建通識教育計劃及人文素質教育計劃期間,便可更深入地參考文獻上的經典理念,有機地與當時的種種挑戰、繁複多變的人際關係、資源的必須不斷開拓、機構文化傳統等千絲萬縷的條件結合,個人殫精竭慮之際卻又往往駕御?悠然心流。個人在這十多年的創意境界,相對於早期投身科?、劇藝與文化交流等行動的年月,便因帶?問題、結合實際,不斷更有意識地活用創意思考的經典智慧,而進入了新的境界。

  十多年來曾在各大報章撰寫了不少專欄文章,在這裏便特別挑選了數十篇有關創意思考的,盡綿力加工、修輯、組 合編寫成書。相信如上所言,內容既刻意吸納墾拓生涯的深切體悟,與創意思考的理念與技法融會貫通,或許也能讓讀 者有再上層樓的新體悟。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15025
Library
Library
176.4 7529
可出借
--
2
C015026
Library
Library 3 (Copy)
176.4 7529
可出借
--
共2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