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漢語口語水平考試綱要
其他書名
漢語口語水平考試綱要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802.58 3413
出版漢語出版, 2006
主題普通話.
ISBN978-988-99178-4-5

註釋

漢語,又稱中文(中國官方語言)、華語(東南亞)、國語(中華民國國語)、中國語(日本、韓國等),其他名稱有漢文(通常指文言文)、華文、唐文、唐話、中國話等,是屬漢藏語系的分析語,具有聲調。漢語的文字系統--漢字是一種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包含書面語以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漢語稱為文言文,現代書面漢語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體。目前全球有六分之一人口使用漢語作為母語。現代漢語書面語高度統一,口語則有官話、粵語、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語、閩語等七種主要漢語言(也有人認為晉語和(或)徽語和(或)平話(廣西平話)也應為獨立漢語言,也有其他人認為閩語其實是一個語族,下轄閩南語、閩東語、閩中語以及莆仙語,國際標準化組織即持此觀點,部分資料將其中的一至六種也算成單獨的漢語言,這就是八至十三種漢語言的由來)。
在狹義上,「漢語」這個詞,僅指現代標準漢語--以北京話為標準語音、以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在非表音情況下,僅指現代白話文的書面語,其他的方言白話文不能作為書面語。大中華地區的中小學中教授漢語的文字、語法、文學等的科目叫語文、中文、國文等,都是中國語文科的稱謂。大陸和台灣的語文課,以普通話(國語)授課;在香港和澳門因為擁有自己的法律和行政權,所以學校會以粵語授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話」、臺灣的「國語」、新馬地區的「華語」是相同的,只在個別字詞的讀音上有些微區別。此外,臺灣、香港和澳門是目前以繁體中文為主要文字的地區。
中國的語言學家多認為漢語是一種單一的語言,但國外部分語言學家和中國國內的一些語言學家以及一些地方主義者認為漢語作為一個語族是官話、粵語、吳語、閩語、客家話等語言的統稱,即漢語是由一簇親屬語言組成的語族,但綜合起來看仍是一門語言。
漢語是聯合國的六種正式語言和工作語言之一,亦為當今世界上作為母語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在香港、澳門地區和新加坡,漢語被定為官方語言,而在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非法定的行政用語。很多國家都開始將漢語列為第二外語,加入授課內容。
在2007年的國際認證 ISO 639-3 國際語種代號的編製中,國際標準化組織把漢語分為13種方言,cdo - 閩東方言,cjy - 晉方言,cmn - 官方言,cpx - 莆仙方言,czh - 徽方言,czo - 閩中方言,gan - 贛方言,hak - 客家方言,hsn - 湘方言,mnp - 閩北方言,nan - 閩南方言,wuu - 吳方言,yue - 粵方言。
但在西方語言學裡,原則上,互相之間不能通話的應該被定性為語言而非方言。由於不同吳語、閩語、粵語等使用者在口語上不能互相通話,它們被某些人定性為語言,詳情請看漢語方言。
目前,中國大陸以普通話為通用語言,臺灣以國語為通用語言,兩者有一些不同之處,但不妨礙交流。同時在兩廣地區、香港與澳門等地區以及部份海外華人以粵語作為通用語,另外使用潮州話、閩南話、客家話、吳語等或其他家鄉語言(漢語)的人會使用自己的母語作為交際通用語言。
文體
漢語作為以語素文字為文字系統的語言,文字高度的統一與規範,現代漢語有統一和規範的語法。而漢字在表音上面更富於變化。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廣袤的領土疆域內,漢字的讀音有一定因時因地的變遷,並導致方言的產生。但是漢語書面語言規範,消除了因為方言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
白話文運動之前所使用的書面語叫做「文言」,是一種以上古漢語所使用的以「雅言」為基礎的書面語。在現代漢語的書面語中,雖然文言已經很少使用了,但是在臺灣、香港、澳門和中國大陸的中國語文教學中,文言文仍然佔有重要的地位。白話文運動之後所推動的書面漢語通常被稱為「白話」,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的現代書面語。文言文在古代的一些東亞、東南亞國家都是官方行文的標準,而現時東亞國家使用文言文亦可交流,但是這種傳統的語言因為使用者越來越少,而改為使用現代文體,及學習外語來交流。
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和至今通用語言時間最長的語言之一。
上古漢語
相傳黃帝時中原有「萬國」,夏朝時還有三千國,周初分封八百諸侯,而「五方之民,言語不通」(《禮記·王制》)。上古漢語存在於周朝前期和中期(前11世紀-7世紀),文字記錄有青銅器上的刻銘、《詩經》、歷史書《書經》以及部分《易經》。春秋初期,見於記載的諸侯國還有170多個。至戰國時期,形成「七雄」,「諸侯力政,不統於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說文解字·敘》)。先秦諸子百家在著作中使用被稱為「雅言」的共同語。「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論語·述而》)秦統一天下之後,實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規範了文字,以小篆作為正式官方文字。
重構上古漢語發音的工作開始於清朝的語言學家。西方的古漢語先鋒是瑞典的語言學家高本漢,他主要研究漢字的形式和詩經的韻律。
中古漢語(文言)
這種漢語使用於隋朝、唐朝和宋朝(7-10世紀),可以分《切韻》(601年)涉及到的早期以及《廣韻》(10世紀)所反映的晚期。高本漢把這個階段稱為「古代漢語」。
語言學家已能較自信地重構中古漢語的語音系統。這種證據來自幾個方面:多樣的現代方言、韻書以及對外語的翻譯。
正如印歐語系的語言可以由現代印歐語言重構一樣,中古漢語也可以由方言重建。另外,中國古代的文學家花費了很大的精力來總結漢語的語音體系,這些資料仍然是現代語言學家工作的基礎。最後,漢語的語音可以從對外國語言的翻譯中了解到。
近代漢語(白話)
近代漢語是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之間以早期白話文獻為代表的漢語。 《水滸傳》《西遊記》等書所用語言即為近代漢語。
請注意,此時的「近代漢語」,已經縮指為「近代北方漢語」,因為此時南方多數方言已經形成並與官話脫離,故此「近代音系」系僅指近代北方音系。
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漢語。1913年,讀音統一會通過投票方式確定了「國音」標準,這種標準音習慣上稱之為「老國音」。1923年,當時的國語統一籌備會成立了「國音字典增修委員會」,決定採用北京語音標準,稱之為「新國音」。
使用現狀
世界上大約有五分之一人口以漢語為母語,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同時在海外華人當中使用。不過,不同漢語系之間不一定能互通,不同漢語系的人之間一般人會使用漢語標準語(中華人民共和國稱為普通話,中華民國稱為國語、東南亞稱為華語)來通話。
隨?大中華地區的世界影響力增加,在一些國家逐漸興起學習漢語的風潮。而在部份國家為了吸引大中華區的觀光客,在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及觀光地區增加中文的標示及說明,部份服務業會安排通曉漢語的服務人員。
系統
漢語聲調
漢語所有方言基本均為聲調語言(吳語通常被看為由聲調語言向音高重音語言演化中),其聲調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不斷地分化組合。在學術界,通常以「平上去入」四聲作為基本聲調分類。在平上去入四類的基礎上,加上陰,陽,上,下等形容詞作為清濁的標記。例如「陰入」,「陽入」,意為「清入聲」和「濁入聲」。其他以此類推。
漢語聲調的變化,是推斷古漢語語音的一個重要語音學證據。現存各方言中的聲調調類和調值,也是推斷此方言保留繼承了那一歷史時期的古漢語語音的最重要的語音學證據。
上古漢語的聲調,現在學術界比較傾向於王力的「促舒四調」一說,舒聲調有平聲,上聲,濁聲調為長入,短入。
隨後在兩漢時期,去聲大量從「濁上」這一聲調中轉化出來,被稱為「濁上變去」。
在魏晉南北朝期間,漢語四聲穩定為「平上去入」四聲,但具體清濁調值則尚未研究清楚。此後,「平上去入」四聲作為漢語的標準四聲規範,一直沿用到宋元時期。
入聲通常以?p,?t,?k為輔音結尾。但在宋代,三種輔音結尾開始界限模糊,出現了混合入聲。隨後在元代,官話方言逐漸形成,入聲在華北等地的官話方言中消亡,原本唸入聲的字,分到了別的音裏面,例如:雪、白等,有時造成詩歌裡平仄分辨錯誤的狀況。但是同時期的南方方言和一些官話方言在南方地區的次級方言,仍然保留了入聲。
到了明清,入聲消亡的情形在北方地區進一步加劇,並且「平聲」逐漸出現了清濁之分,是為「陰平」和「陽平」。到了現代,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大陸地區「普通話」,臺灣「國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標準華語」,均沒有入聲。但是,這三種官方語言的聲調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仍然為四聲,只是此「四聲」並非中古漢語「四聲」。
漢語各方言可從其聲調的類別和入聲的存在和消亡程度粗略的推斷出其保留了哪一時期的古漢語音韻結構。
其中,閩南語有 ?p,?t,?k,,和模糊入聲都有,證明閩南語歷史上受到不同時期漢語音韻的多次重疊覆蓋,可認為是較多的保留了上古並中古漢語音韻。 粵語中有?p,?t,?k,部分粵語方言甚至保留了混合入聲,內爆濁音以及全濁音,例如勾漏方言,還有非常完整的保留有極少見的「長入」和「短入」之分,並保留了中古漢語音韻。
客家語與贛語有?p,?t,?k,有入聲韻尾,並保留中古漢語音韻。吳語和湘語都只有混合入聲。
「官話方言」絕大多數次級方言都沒有入聲,學術界基本認定「官話方言」形成於宋元之後。
漢語書面語
文言文和白話文都是漢語的書面語。
白話文運動之前所使用的書面語叫做「文言」,是一種以孔子時代所使用的以「雅言」為基礎的書面語。白話文運動之後所推動的書面漢語通常被稱為「白話」,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的現代書面語。在現代漢語的書面語中,文言已經很少使用了。
語言的特點也不是純粹用時間作標準就可以劃分開的,比如宋、元人的一些筆記小說,以及後來的一些白話小說,與現代漢語很相似,但同正式場合使用的文體不同。同樣的,就在白話文運動以後,一些官方文書和文藝作品仍然採用文言文文體,另一些作品則介於兩者之間。
漢字
漢字是漢語書寫的最基本單元,其使用最晚始於商代,歷經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諸般書體變化。秦始皇統一中國,李斯整理小篆,「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儘管漢語方言發音差異很大,但是書寫系統的統一減少了方言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漢字的書寫也不盡相同,所以出現許多異體字,還有歷朝歷代規定一些避諱的漢字書寫(改字,缺筆等),但一般不影響閱讀。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漢字構造規律概括為「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項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轉注、假借則為用字規律,是「用字法」。
中國大陸將漢字筆劃參考異體字行書草書加以省簡,於1956年1月28日審訂通過《簡化字總表》,在中國大陸使用至今,後被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華人聚集地採用,臺灣、香港和澳門則一直使用傳統漢字(臺灣亦稱正體中文)。
漢語語法
漢語是一種分析語,漢語存在用於表達時間的副詞(「昨日」、「以後」)以及一些表示不同動作狀態的助詞。助詞也用來表達問句;現代標準漢語中問句的語序與陳述句的語序相同(主-謂-賓結構),只使用末尾的語氣助詞,例如在普通話中的「嗎」,來表達疑問語氣。名詞的複數形式只在代詞及多音節(指人)名詞中出現。
因為沒有屈折變化,漢語與歐洲語言,如羅曼語族語言相比,語法看似簡單。然而,漢語語法中由詞序、助詞等所構成的句法複雜程度卻又大大地超過了以拉丁語為例的屈折性語言。例如,漢語中存在「體」用於表達不同的時間發生的動作及其狀態(目前這種看法存在分歧)。如「了」或「過」常用於表示已經發生的動作,但二者存在差別:第一個是指「完成式」,表示完成某件事,例如「我做完了這項工作」(I have finished this task),另一個卻意味?「過去式」表示曾經做過某件事,並不與目前相關,例如「我做過這項工作」(I have done this task before)。漢語還有一套複雜的系統用於區分方向、可能以及動作是否成功,例如「走」及「走上來」、「打」及「打碎」、「看」及「看不懂」、「找」及「找到」。最後,現代標準漢語的名詞與數詞在連接時通常要求有量詞。因此必須說「兩條麵包」(two loaves of bread)而不是「兩麵包」(*two breads)。其中的「條」是一個量詞。在漢語中有大量的量詞,而且在現代標準漢語中每一個量詞都對應一定的名詞使用。
此外,漢語文言文中的助詞運用非常頻繁且複雜。例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其中的「乎」便是無意義的語尾助詞,「大去之期不遠矣」的「矣」亦是。
過去認為漢語方言間的語法區別不大,但通過近二十年的工作,這個結論受到了挑戰。在使用白話文之後,如果依照「普通話」,「國語」和標準華語所規定的以「北方白話文為語法規範」而書寫,各地方言語法也是高度統一的。但是如果嚴格按照各地方言自身的「白話文」(即口語)來書寫的話,將造成兩種語言間的溝通障礙。
目前,將本地方言白話文,而非北方白話文作為普遍書寫習慣的地區有廣東,香港和澳門。書寫粵語白話文在香港十分普遍,澳門社會亦受香港粵語影響,部份詞彙亦為澳門通用。香港普遍的正式學校教育使用粵語授課,而粵語又能和官話對字的一個(即每個官話單字都可對應一個粵語單字),學校都教授學生寫作標準的北方白話文文章,並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能應對普通話,這樣不論身處哪裡,習慣說那種文言的華人都能讀能懂,政府、商界、民間、官方文件和正式公文往來必以北方白話文行文。香港報章正文(如頭版、本地、國際、財經等)大多以官話行文,其他副刊內文,如娛樂、體育等則適度以粵語入文,可見現代漢語與「粵語入文」仍有主次之分。很多香港和澳門在非正式書寫時,會使用粵語白話文,特別在香港的居民相當多媒體也會使用粵語白話文。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11688
Library
Library
802.58 3413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