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老香港-歲月留情
其他書名
老香港-歲月留情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607.338 2643
出版次文化堂出版, 2001
主題香港歷史.
ISBN962742023-9

註釋

香港(簡稱:港,英語:Hong Kong,縮寫:HK),位於南海沿岸,地處珠江口以東,北接中國深圳,南方為萬山群島,西方為澳門和珠海,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所組成,共有263個島嶼。自公元前214年被秦朝納入歷史上的中原版圖,及後從1842年起受英國殖民管治近155年,直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特別行政區。
依照GaWc(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簡稱GaWC)最新發佈的2012國際大都會綜合排名,香港與巴黎、上海、新加坡、北京同屬Alpha+國際二級大都會,僅次於紐約、倫敦(屬於Alpha++國際第一級大都會)。
香港開埠前本來是一個只有數千人口的小漁村,因為英國看準香港地理上的「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於1842年,大清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或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香港成為了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香港保?戰攻佔英屬香港,香港經歷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的身份及地理環境下,避免受到中國大陸的長期亂局所影響;太平天國、國共內戰、階級鬥爭、三面紅旗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大陸難民逃到香港。基於人口迅速增長而帶來人才、資金和技術,香港經濟於戰後迅速發展,遂由漁村逐步發展成為在亞太地區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大都會,被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
1984年,英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特別行政區,首長為行政長官。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香港基本法》訂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防務和外交外,香港享有其他一切事務的高度自治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稱之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香港是一座世界級城市,全球重要的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並且以廉潔社會、優良治安、經濟自由和法律制度完善而聞名全球。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為僅次於紐約及倫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連續第18年獲得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的評級,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第一。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處最安全、富裕、繁榮、生活水平高及人均壽命最長的國際大都會,有東方曼哈頓、東方之珠、美食天堂、購物天堂及動感之都等美譽,亦因擁有美麗和壯觀且近在咫尺的郊野公園,《經濟學人》於2012年選了香港為「全球最宜居城市」;「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的香港牌子。
歷史
主條目:香港1950年代、香港1960年代、香港1970年代、香港1980年代和香港1990年代
香港自治運動組織所使用之龍獅香港旗
香港歷史
香港地名來源有多種說法,其中較可信是英國軍隊最初登陸香港島赤柱時,得到女原居民陳群引路到香港島北部故事 (請參考阿群帶路圖)。英國於香港建立殖民地前,明末時期已經有香港地方概念[35],然而當時所指香港只包括香港仔附近,所以之前歷史皆附屬於嶺南或香港各地區歷史。
史前時期
香港史前時期
於39000至35000年前舊石器時代,香港和附近地區已有人類活動,主要遺址位於黃地峒一帶。
公元前3000年起,長江中游文化、東南亞沿海文化、殷商青銅文化和古越文化先後傳入香港。在新界和大嶼山不少地方,都發現新石器時代聚落和玦飾工場遺址。
在前2000年至前1000年青銅器時代,香港一帶初期受到東南沿海原始文化影響,後來商代青銅文化傳入香港。
秦至元朝時期
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
前214年(秦始皇卅三年),秦朝派軍攻佔百越,置南海郡,將香港一帶正式納入秦國地圖。
公元736年(唐朝開元二十四年),香港屬於循州(今惠州市),並設立了屯門軍鎮,當中兩千名士兵駐守在屯門主力保護海上貿易。自唐朝起,香港瀝源(今沙田)以及大奚山(今大嶼山)沙螺灣土壤適合牙香樹生長,種香及產香也逐漸發展起來。一直到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海禁遷界時為止。根據考證,明朝時由東莞南部及新安全境(包括香港)香樹製品會經過陸路運至尖沙頭(今尖沙咀),以小艇送到石排灣(今香港仔),再用俗稱為「大眼雞」的艚船運至廣州,最後送往蘇杭銷售。「香港」這個名稱由來,其中一個傳說就是因為盛產和出口香木,因此得到「香港」(運送香料的港口)一名。
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大步(今大埔)一帶盛產珍珠,南漢劉氏遂於963年設立官辦珠場,稱為媚川都。公元971年(北宋開寶四年),九龍灣一帶設立官富場,派遣鹽官駐守。南宋末年,宋端宗和宋帝昺被元朝軍隊逼迫,逃到香港,根據傳說,他曾經在土瓜灣一塊大石頭上休息,後人稱該處為宋王臺或者宋皇臺。
明清時期
香港明朝歷史和香港清朝初期歷史
1514年(明朝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達並攻佔屯門,明軍於1521年(正德十六年)向葡萄牙開戰,史稱屯門海戰,最後完全全勝。
清朝初年,香港屬新安縣管轄。清廷為防沿海居民接濟南明遺臣鄭成功,遂於1662年(康熙元年)下令遷海,加上實施海禁,香港本區受嚴重影響。後來廣東巡撫王來任、廣東總督周有德請求復界,1669年(康熙八年)朝廷允許馳禁,原有宗族陸續遷回,外來宗族亦應廣東省政府的鼓勵乘勢遷入,當中包括福建、江西及廣東惠州、梅州等客家籍農民,新界宗族分佈的新局面逐漸形成。
英國殖民地初期
香港割讓、香港殖民地時期、香港開埠初期歷史和香港20世紀初歷史
1840年代畫家筆下的香港島
1910年的香港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不久,大清道光皇帝由主戰轉向主和,派欽差大臣琦善到廣州與英軍談判。1841年1月琦善與查理·義律在清廷與英國不知情下草擬《穿鼻草約》,於1月20日由查理·義律發出《致女皇陛下臣民通函》中,宣稱和琦善之間「達成了初步協議」,其中包含「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及後於香港島赤柱登陸,獲香港島原居民陳群引路到香港島北部,當英兵行經香港村時從陳群以客家話回答中得知「Heong Kong」發音後記載於香港政府第二號憲報,後來簡略為「Hong Kong」串法成為全島的名稱,沿用至今。但由於大清朝廷及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存在《穿鼻草約》。直至1842年,英國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打敗大清,翌年派砵甸乍簽訂《中英南京條約》,大清將香港島連同鄰近鴨?洲正式永久割讓與英國。1860年,大清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即英法聯軍之役)中再次戰敗,簽下《中英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昂船洲一同永久割讓給英國。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日界限街。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兩百多個島嶼,除九龍寨城外,租期99年。這一系列割讓和租借,形成了今日香港的邊界。
日佔時期
主條目:香港保?戰、香港淪陷、香港日佔時期和香港重光
1945年9月,英國及中華民國共同舉行升旗典禮暨慶祝遊行宣告香港重光。
1937年,日本侵華,日本侵略軍在1938年登陸廣東,迅速侵佔香港旁邊的廣州及附近的地區,並且派遣間諜潛入香港調查駐港英軍的防禦位置。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數小時後,發動攻擊侵略香港。其間日本和英軍,加拿大軍隊和不列顛印度軍隊發生了多場激烈的戰事,歷史稱為香港保?戰。12月25日,由於駐港的軍隊太少和戰略運用失當,令香港迅速被日本攻焰,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最後宣佈向日本投降,香港人稱這一日為黑色聖誕節,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開始。
二戰後
二戰後香港經濟穩健發展,圖為1955年的中環
1945年,日本投降,8月30日,英國宣佈恢復香港主權。當時國共內戰再次展開,中華民國無暇向英國政府拿取香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非正式協議:北京無意拿取香港主權,亦不干預中華民國的公民和軍人在港活動,以此來換取英國承認中共國。
19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朝鮮戰爭中與西方交惡,被西方國家禁運,使香港成為中國大陸轉運物資、徵集資金、收集情報的唯一地點。香港亦從轉口港逐漸發展為工業城市,經濟得以迅速發展,期間除了右派發動的雙十暴動外政治基本平穩。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捲大陸,紅?兵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後來六七暴動,香港左派響應中國大陸造反派的號召,在香港多處策動暴亂。當時,香港街頭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菠蘿」(香港人形容土製炸彈的俚語),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期間有若干市民被真的炸彈及其他方法殺害,例如林彬被燒死。後來,透過戒嚴,駐港英軍軍隊攻陷左派總部,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聲明「長期利用、充分打算」方針,不許左派人士再搞亂香港,使這一件事情逐漸得以平息,此後香港便成為中國國民黨及中共繼續角力的場地。
經歷過1956年雙十暴動以及1960年代末的六七暴動,即使時任香港總督楊慕琦在推行屬政治制度改革一部份的「楊慕琦計劃」時,容許其殖民地在戰後可擁有高度自治權、自主權以至獨立,但在二戰後,英國不能防?香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入侵的情況下,英國當局深知香港「易攻難守」(1941年的香港保?戰足以證明),在暴動、間諜和顛覆局勢不穩定之下,「楊慕琦計劃」便告吹。
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了政策方針,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減少危害英國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衰退,但自1974年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1970年代中香港地鐵開始動工,廉政公署成立,九年免費教育開始實行,公共房屋計劃進一步擴展,如十年建屋計劃及居者有其屋計劃,皆為香港未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香港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1980年代初英國亦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主權歸中國,但英國仍保留治權,但均被中國政府拒絕。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到北京提出這個方針,打算延續對香港的管治,但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鄧小平強烈反對及絕不讓步,不過表示可以讓香港人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1983年,被指放棄香港的駐華大使柯利達爵士代表英方繼續談判。因中方對收回整個香港主權立場強硬,期間香港的房地產、股票及港元匯價持續急挫,更於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兌美元由1982年約6港元跌至9.6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香港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佈聯繫匯率制度,匯率定為7.8港元兌1美元。此後聯繫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今。
1984年12月19日,分別以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和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為代表的中英雙方在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和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等見證下,在北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簡稱《中英聯合聲明》。英國政府在1997年7月1日需將租約到期的新界和永久割讓予英國的九龍與香港島一併移交給中國,香港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北京當局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之政策,確保香港繼續奉行資本主義制度,不抵觸基本法的法律予以保留,50年內原有生活方式不變,並保證香港除外交及防務外其他事務享有「高度自治」權。至1989年,受到六四事件影響,香港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香港主權移交更加失去信心,人心惶惶,香港的資產價格下跌,移民潮再次出現,香港政府遂推出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以穩定民心。1990年,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楊尚昆簽署主席令,正式頒佈《香港基本法》。
1992年,曾經出任英國保守黨主席的彭定康獲派到香港接替?奕信,成為最後一位香港總督。彭定康總督主張香港在主權移交之前推行民主,改革了立法局議員及市政局議員的選舉制度。因為彭定康推行的政改方案下所產生出的立法會如果能夠過1997年,實際上會使到1997年後中國共產黨難以操控香港政治環境,故此於1994年,北京政府以該政改方案「三違反」等為理由,宣布香港立法局全體議員不能夠直接過渡到特別行政區時期的香港立法會,並且即時建立香港臨時立法會。1996年,董建華獲得選舉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首屆行政長官。
香港特別行政區時期
香港1990年代、香港2000年代和香港2010年代
在香港回歸問題上,中國政府態度強硬,1984年12月1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與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北京正式簽署《中英聯合聲明》。1997年7月1日,英國結束了香港156年的殖民統治,董建華就任首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03年春季,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爆發。是次疫症中,香港有1,755人感染,共299人死亡,為死亡率最高的地區。直接經濟損失逾38億港元,失業率上升至8.7%的歷史新高。同年年中,香港政府就《香港基本法》第23條關於國家安全問題立法時,在極強反對聲音中依然因為選舉制度問題將近而通過,成為了香港市民對政府不滿的導火線。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推行一些對香港有利的政策,例如落實《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和興建港珠澳大橋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貿易和物流中心的地位,但是仍然無法阻止同年香港主權移交六週年當日逾50萬人參與香港七一遊行(佔香港人口1/14);最後在自由黨根據民意轉為反對下,政府最終擱置立法建議。遊行過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推行港澳個人遊以刺激市道,香港政府的施政再度以經濟和民生為主,從而減少香港市民的不滿。香港政府制訂人口政策以吸引專才移民和投資移民,以提昇人口質素。
2004年7至8月,香港開始出現輕微的通貨膨脹,正式走出持續了68個月的通縮時期。同年4月26日,2007年行政長官選舉及2008年立法會選舉產生辦法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否決了雙普選,並解釋,到2017年及以後先後實行特首和立法會普選。2005年3月12日,行政長官董建華宣佈因為「健康問題」辭職。作為補選中的唯一候選人,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於同年6月21日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出任行政長官。同年,香港政府推出了《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第五號報告》,被民主派批評為「原地踏步」,議案最終因為票數不逾2/3而未有通過,故2007年行政長官選舉及2008年立法會選舉辦法維持不變。同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運動員高禮澤及李靜在男子雙打乒乓球項目中奪得銀牌,為香港取得歷來第二面奧運會獎牌。
2006年及2007年,因為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舊中環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被香港政府宣佈臨時拆卸,保育組織發起保留天星碼頭及保留皇后碼頭運動,包括舉行論壇、靜坐和絕食,事件後來演變成警民衝突。兩次事件也提高了香港市民對保育文物、公共空間及城市規劃的意識。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決定香港可以於2017年普選產生行政長官、於2020年普選立法會。
香港經濟穩定情況於2008年下半年開始因為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而失控地急轉直下,結束了香港自2003年7月開始5年來的經濟復甦,股市、樓市暴挫,裁員及結業的情況此起彼落。而香港政府又在此一段時期多番出現施政爭議,例如副局長風波及處理滯留泰國的香港人事件等等,令到民怨日深,行政長官曾蔭權民望大幅下滑,失去了普遍香港市民的支持。
2009年4月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進逼亞洲,香港政府以高標準處理。香港於5月1日確診首宗病例,史無前例宣布把該名墨西哥患者入住的灣仔維景酒店封鎖。同年12月,香港舉辦了第五屆東亞運動會,為香港首次舉辦大型綜合性運動會。2009年末至2010年初,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撥款在立法會審議,期間引起了爭議,發生了一系統的社會運動,包括反高鐵運動、撐高鐵運動及五區苦行,最終更爆發了警民衝突。
2010年,香港政府再次就政制改革諮詢香港市民,期間5名地區直選立法會議員發起五區總辭,以他們辭職後舉行的補選作為「公投」。政府發表《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最終由民主黨提出的「改良方案」在建制派和民主黨的支持下,在立法會以2/3票數通過,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增加至1,200名,而2012年立法會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即超級區議員)則各增加設備5席。2011年,為了堵塞五區總辭的漏洞,香港政府提出遞補機制,然而沒有進行諮詢,成為了當年七一遊行的一大訴求之一,其後香港政府宣佈押後立法,並且進行諮詢。
2010年8月23日,香港康泰旅行社一輛載有20名香港遊客的旅遊巴士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被一名當地前任警務高級督察挾持,最終釀成8死7傷的慘劇,香港政府稱事件為馬尼拉人質事件。事件造成菲律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香港關係一度緊張。香港政府在事件發生的開端時就隨即成立了緊急應變小組嘗試解決事件,於事發當日下午,聯絡菲律賓的總統、派出專機與醫療支援隊前往災場善後,並且於事後派遣政務司司長親身前往接機及慰問倖存者、安排香港警察樂隊舉行迎接殉難儀式、安排專家作出應變與調查、對香港傳媒實行每天隔時段消息公布。此外,8月24日至26日連續3日香港區旗下半旗致哀,8月26日,全香港哀悼,早上8時正升旗禮及下半旗後默哀3分鐘,獲得全港各界的響應。香港政府對事件的迅速反應和處理手法,使到香港市民對香港政府的高級官員評分及滿意度和信任度一度上升。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出現了種票風波,例如美孚出現了的「1屋7姓13票」等,曾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翌年2012年,三名候選人梁振英、何俊仁和唐英年參選第四屆行政長官選舉,最終梁振英以689票勝出當選[54]。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由車女子凱林賽,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奪得銅牌。
2012年9月8日,政府計劃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不過由於在政府資助出版的課程參考書中出現了將中國共產黨形容為「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等稱頌中共的內容,以及《課程指引》中載有「國情範疇學習,重視『情懷』、注重『情感』、本於『真情』」,被社會質疑課程是「洗腦」教育,從而引起一連串大規模反對設立國民教育科的運動,例如設置街站、聯署、遊行、集會及絕食等,要求港府撤回該科目。同年10月9日,特首梁振英宣布在其任期內擱置國民教育科的課程指引,但拒絕撤回科目。
2013年發生的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議亦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和批評,有評論指一連串事件已令政府的公信度急跌,引發管治危機。
香港主題首頁
地理
香港管轄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650.64平方公里。香港土地可概括為香港島、九龍半島及新界三大部分,及263個島嶼,?島嶼中以大嶼山面積最大。
香港為受到海水淹沒的多山地體,亦屬典型的濱海丘陵地形,山嶺多平地少,地貌豐富。山脈走向為東北至西南,最高點為新界海拔957米的大帽山。現時香港有少於25%土地為已開發土地,約40%土地被劃為郊野公園及生態保育區。大面積天然平地集中在新界北部,如元朗平原及粉嶺等,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土地肥沃,適合耕種;其餘主要城市發展區多數位於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北岸,該平地是近百年來香港填海工程的成果,將原來狹窄的土地經過多番填海而向外擴張,香港自1887年以來填海所得土地逾68平方公里。
九龍及香港島之間的維多利亞港則因為港闊水深、四面抱擁,有利於船隻航行,獲得讚譽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香港最初就是從維多利亞港兩岸的平地開始發展,至今該區仍然是香港都市的命脈所在。
佔地50平方公里的香港世界地質公園是世界地質公園,包括西貢火山岩和新界東北沉積岩兩個園區,展現香港獨特的地貌。
香港位於中國大陸南岸及珠江河口附近。深圳河是香港和中國大陸之間的邊界線。雖說是「一河之隔」,但是由於深圳河的源頭和沙頭角河的源頭幾乎都是在同一點,使到兩地之間沒有陸地交接點,在地理學角度上可以稱新界大陸為一個被分隔開來的島嶼。不過隨?1960年代沙頭角河河口被填海工程填塞而興建了中英街後,使到香港和中國大陸之間出現了陸地交接點,故此可以說新界與大陸相連。
生態
主條目:香港生態和香港首先發現物種列表
香港有約75%土地為郊區,自然生態盎然。至2006年6月,香港有逾3,100個維管植物品種或變種,境內繁殖的陸棲哺乳動物逾50種,兩棲類、爬行類及鳥類分別都過百種。當中不乏香港特有種,例如香港細辛、香港巴豆及盧文氏樹蛙等。另外,香港位處亞洲鳥類遷徙路線上的中途站,新界西北部的米埔沼澤區有最多候鳥棲息,所屬的后海灣濕地自1995年根據《拉姆薩爾公約》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瀕危品種包括黑臉琵鷺、白腹軍艦鳥及勺嘴鷸等亦會在香港過境。香港政府將部份郊區劃為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以保護陸地自然生態環境;亦設有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以保護海洋自然生態。
氣候
主條目:香港氣候
香港位處北半球亞熱帶、北回歸線的南部,背靠歐亞大陸及面向太平洋,形成了海洋性副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每年年底,西伯利亞聚積的高氣壓將乾燥而寒冷的空氣吹向低氣壓的太平洋,成為了香港冬季時間的季候風。年中時間,太平洋形成了高氣壓,這股夏季季候風則會吹向歐亞大陸,為香港帶來多雨潮濕的夏季。每年約3月至5月為春季,氣候溫和潮濕,多雲有霧,能見度低。6月至8月為夏季,氣溫炎熱,潮濕,降雨量高。9月至11月為秋季,大致涼爽,陽光充沛。夏秋兩季亦是颱風季節,有時會引發水浸及山泥傾瀉;經常受到熱帶氣旋吹襲。12月至翌年2月則是冬季,清涼乾燥,高地偶有霜降,不會降雪。
香港市區高樓集中而且密佈,香港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氣候容易產生熱島效應,導致市區和郊區有明顯的氣溫差別,新界一些地區例如打鼓嶺、石崗及北潭涌等地比較接近內陸,早晚溫差亦普遍地比較市區大,一般平均日溫差約8度。
受到中國大陸的影響,工業發展產生污染物經東北風吹至香港,以致空氣污染日益嚴重。高樓大廈林立的市區也令到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和微塵難以被吹散,屏風樓阻礙空氣流通,煙霞密佈及低能見度的日子變得越來越多。由其在冬季,煙霞多在弱北風剛到達香港或者當影響香港的東北季候風緩和時發生。另外,當有熱帶氣旋於台灣附近,香港就會受到其外圍環流影響而轉吹西北風及出現下沉氣流,空氣污染亦會變得嚴重。
行政分區
主條目:香港行政區劃
香港下設為18個行政區劃,方便香港政府協調及管理地區層面的服務及設施,並且鼓勵香港市民參與地區事務。各地區均是設有區議會,功能主要是屬諮詢性質。區議會是香港議會制度的一部份,但是不具備有立法和審批公共財政的權力或稅收。
交通
香港交通


香港擁有高度發達及方便的交通網絡,公共運輸主要組成部份包括鐵路、巴士、小巴、的士及渡輪等,亦有電車及輕鐵等。其中鐵路是最主要公共運輸工具,每日載客約442萬人次;其次是專營巴士,每日載客約376萬人次。香港是首個於公共運輸廣泛使用電子貨幣的地區,名為八達通的電子車票兼且貨幣智能卡系統,總流通量逾2,400萬張。2007年年底,地鐵和九廣鐵路合併為港鐵,至今共有84座鐵路車站(連輕鐵則共152個站)。
香港人口密度高,對高載客量的交通工具有相當的需求,巴士大多數是雙層巴士;而行駛在香港島北岸的電車更是全球唯一使用全兩層電車的車隊。至於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則為世界上最長的有蓋自動行人電梯系統。而在大嶼山的昂坪360亦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索道系統。
香港道路的使用率位居世界前列,道路總長度有2040公里,主要由街道、橋樑及隧道等組成9條主要的幹線連接香港各地。香港最長的橋樑為青馬大橋(主跨距長1,377米)和斜拉式設計的汀九橋(兩主跨距總長923米)。而香港的道路通行方向是根據英國的靠左行駛,有別於中國大陸。在香港註冊的60多萬架車輛當中,有68%是私家車,而每公里道路有約311輛車輛行走。和其他國際大城市一樣,香港同樣面對?交通擠塞、舊區道路設計過時和汽車流量過大等問題。

在對外航空交通方面,位於赤?角的新香港國際機場載客運輸數量位居全球機場前列,是來往歐美、亞洲及大洋洲航班的轉機點。香港也因為政治上較為中立的地位,得以曾經長時間作為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轉運站。香港國際機場全年24小時運作,於2011年處理了333,760架次飛機升降量、5,390萬人次旅客及410萬公噸貨物;於2001年起至今一直擠身世界三甲最佳機場,當中8度被評級為全球最佳機場。旅客可以透過機場快?及公路與香港市區連接,24分鐘以內就可以抵達中環中心商業區。現時機場已經分階段地擴展,以滿足日益增加的需求及加強對珠江三角洲鄰近地區的連接,進一步發展為區內旅客轉運中心,繼續鞏固為亞洲轉運機場的地位。
陸路交通方面,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建造工程於2010年1月正式展開,預定於2015年通車。高鐵香港段全長約26公里,總站位於西九龍總站,經過地下鐵路隧道直接抵達香港及深圳的邊境,連接16,000公里長的中國高速鐵路網絡。高鐵香港段落成後,由廣州至香港的行車時間將會減半至約48分鐘。此外,連接香港東涌至澳門和珠海市的港珠澳大橋亦在建造中,大橋落成後從香港駕駛至澳門及珠海車程將從4至5小時縮短至約30分鐘。此外,港深機場鐵路亦正在計劃中,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將會可以經過香港國際機場乘搭港深機場聯絡線前往深圳寶安機場,繼以通往中國各地。
建築
香港建築、香港土地利用和香港摩天大樓
位於金鐘的中銀大廈(圖中最高者)及其鄰近的摩天大廈
環球貿易廣場
香港城市以現代主義建築為主,大量摩天大樓分佈於維多利亞港兩岸,高度逾90米的建築逾3,000座,形成全球密度最高最寬的天際線。從太平山山頂俯瞰維多利亞港兩岸或者從尖沙咀往香港島方向眺望,以其城市景觀及海景優美之特色,成為香港吸引遊客之處,享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美譽。香港的摩天大樓不限於商業大廈,不少住宅同樣建得很高。全球最高100棟住宅大樓中,逾半位於香港。過去,摩天大樓主要集中在香港島北岸。自從位於九龍的啟德機場於1998年停止使用後,香港政府大幅放寬高度限制,令位於九龍半島的摩天大樓如雨後春筍般興建。於2010年落成、位於西九龍的環球貿易廣場,高度為484米,成為香港最高、全球第4高的建築物。另一方面,加上八萬五建屋計劃的助力,即使是遠離香港市區的新界,樓高40層以上的住宅大樓並不罕見,當中不少是香港公共屋?。另外,近年發展商主力發展新界地區,例如將軍澳、沙田及元朗等,使到新界一樣多了高樓建築,大多樓高40層以上,其中將軍澳的問題最為廣泛,當中包括日出康城及峻瀅等,使到摩天住宅由市區伸延到新界地區。
雖然高聳的建築物給予人一種繁榮景象,但是過於集中亦容易造成屏風樓及熱島效應。2000年,香港政府進行了諮詢,在2008年在各分區的規劃大綱圖中製定建築物在所屬分區的高度限制。
香港有不少著名的建築,當中包括有由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廈,其外型為稜柱狀,就像「節節高升」的竹筍一樣,為最矚目的香港地標之一。除此之外,由霍朗明設計的?豐銀行總行大廈於1985年重新興建完成之時,為當時全球最昂貴的建築物;香港國際機場的建築設計也是出自其手筆。香港橋樑的建築技術位居世界前列,連接青衣島及馬灣的青馬大橋,是全球最長的行車及鐵路懸索吊橋,而鄰近的汲水門大橋和汀九橋則分別為最長的行車及鐵路斜拉橋和最長的三塔式斜拉橋。另外還有跨越藍巴勒海峽,將昂船洲和青衣島東南角的9號貨櫃碼頭連接起來的昂船洲大橋,橋塔是全球首次採用以不銹鋼及混凝土的混合式結構。對香港港口物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也是香港新的建築地標之一。
1950年代開始,香港政府積極規劃很多建設項目,包括興建大量公共房屋及其他配套設施。同時,香港政府開始在新界各區設立?星城市計劃,到了2007年設立了9座新市鎮,以容納約320萬人口。這些新市鎮應付了香港的人口增長,分散香港市區擠迫的人口,從而改善居住環境。另一方面,香港政府也積極進行填海工程,以使市區有更多可以使用的土地,但是近年來由於保育人士反對而大幅度地減少了填海幅度。而未來香港土地利用的焦點包括有西九龍及啟德等填海土地:前者將會發展為一個西九文化區;後者則將會發展成為一個集休閒、旅遊、體育及中低密度商住區域。
政治
香港政治、香港政府和香港選舉制度
香港政治大致上沿襲至自英國殖民地時期的系統,行政、立法、司法及執法均互不隸屬。特別行政區成立後,政治制度保持獨特,與中國大陸截然不同。憲制性文件《基本法》確保鄧小平所構想的「一國兩制」概念得到落實,法治精神和司法獨立不會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干預。另外,根據「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則,除了外交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負責及防務由駐港解放軍負責外,香港繼續管理其他所有本地事務。香港可以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與國際事務,包括世界貿易組織及奧林匹克運動會等。
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英國政府都不只一次的表示1997年後「一國兩制」得到落實,但是仍然有香港政治人物及輿論質疑「一國兩制」的運作。例如,法輪功在香港的公開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爭取普選的態度、香港政治人物公開發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度的意見、2007年行政長官候選人梁家傑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實行香港政府高級官員任命權力等等,均引起了部份人士質疑是對「一國兩制」及「河水不犯井水」言論的挑戰。
行政
於2007年成功連任的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前左)與太太曾鮑笑薇一同乘坐開蓬巴士穿梭街頭「謝票」。
主條目: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首長(簡稱「特首」),代表香港政府。行政長官每屆任期為5年(由選舉年7月1日起),可以連任1次。由行政長官主持的行政會議為政府最高行政決策機關。
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為董建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委任的400人推選委員會在1996年12月的第一屆行政長官選舉勝出,在1997年7月1日宣誓就任。2002年2月,董建華獲得由800人選舉委員會所組成的逾700委員的提名,參加第二屆行政長官選舉,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任期為2002年7月起的5年;然而,他於2005年3月以「健康理由」辭職,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出任署理行政長官。2005年6月,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任期至2007年6月,即第二屆所餘下的任期。2007年,曾蔭權爭取連任,泛民主派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取得足夠提名進入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結果曾蔭權成功連任。2012年,曾經出任行政會議召集人的梁振英在第四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以689票擊敗對手唐英年和何俊仁,當選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董建華於2002年7月1日實施主要官員問責制,除了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外,香港政府由三層架構組成:第一層是司長,即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和律政司司長,均是行政長官的首席顧問,負責制訂香港政府最主要的政策;第二層是決策局,負責制訂、統籌及檢討特訂範疇,如公共?生、運輸及治安等的政策,和監督屬下執行部門的工作;2007年7月1日起,決策局重新組織,加入發展局及改變組織其他決策局,使到決策局總共增加至12個;第三層是部門,是政府政策的執行部門,大多以「署」或「處」為名稱。
立法
香港立法會
香港的立法機構是立法會,每屆任期4年,原有60個議席,於2012年起增至70席。在第五屆香港立法會中,70名議席的其中35席經5個地方選區以比例代表制直選產生,有5席以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以直選產生,其餘30席經28個功能界別以團體或個人票的選舉產生。並非全體立法會議席通過普選產生,所有選民均可在地區直選投票,傳統功能界別議席則只有數十萬名選民有投票權,區議會(第二)界別由未有傳統功能界別投票權的選民選出。立法會議員個人提出的議案、法案和對政府法案的修正案,須分別經地方直選議員及功能界別議員各過半數通過。
香港主權移交後,訖今共舉行了5次立法會選舉,分別於1998年、2000年、2004年、2008年、及2012年舉行。由2012年選舉所產生的第五屆香港立法會中,建制派取得43席,泛民主派則取得27席。以政黨計,民建聯為立法會第一大黨,其次為公民黨及民主黨。
司法及法律制度
香港法律制度和香港司法機構
香港司法機構負責就一切檢控案件及民事訴訟作出聆訊,包括個人與政府之間的民事訴訟。香港法律制度建於司法獨立之上,司法機構人員執行職責時,完全不受到政府行政和立法機關影響。
香港主權移交後,憲制性文件《基本法》開始實施。根據一國兩制原則,《基本法》第8條確立香港繼續以普通法為依歸,並且由多條《香港法例》作為補充,有別於中國大陸的大陸法。第19條訂明香港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基本法》第4章第4節則列明其他司法機關的安排,如第82條及第92條訂明了可以按需要從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聘用司法人員,審判終審法院案件;第84條訂明可以參考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司法判例。另外,第158條訂明《基本法》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其曾經4度解釋基本法,其中兩次由香港政府請求:包括香港人在中國大陸所生子女的居港權問題(1999年)以及行政長官呈辭後繼任人任期問題(2005年),1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自行釋法:對《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作出解釋(2004年),及1次由終審法院提出:對剛果民主共和國實施的外交豁免權(2011年)。
司法機構由各級法院、特別法庭和審裁處組成。香港主權移交後,司法終審權的所屬由英國樞密院改為香港自己設立的終審法院,法官由行政長官任命。高等法院分為原訟法庭及上訴庭。區域法院設有家事法庭。其他審裁機關包括各個裁判法院、少年法庭、死因裁判法庭、土地審裁處、勞資審裁處、小額錢債審裁處及審裁非電影類作品級別及性質的淫褻物品審裁處。
一如英格蘭的制度,香港律師分為訟務律師(大律師)及事務律師(律師)。至2012年5月,香港共有1,108名訟務律師,當中90名為資深訟務律師和6,260名持牌及1,089名非持牌事務律師,分別由香港大律師公會和香港律師會授予證書及管理紀律。事務律師在裁判法院和區域法院有出庭權,終審法院及高等法院則限於訟務律師。香港法院亦保留了英國法庭禮儀,包括法官及律師穿長袍及戴假髮等。
律政司會負責檢控刑事罪行,在控告政府的訴訟案件中,代表政府出庭。律政司負責維護公?利益,也可以申請司法覆核或者是介入涉及重大公?利益的案件。
政制改革
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1990年代,當時的三大政黨民主黨、自由黨和民建聯均支持0708雙普選。
2004年4月26日,2007年行政長官及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宣佈2007年及2008年不實行雙普選,但承諾「最終將會實現普選」。
在2003年、2004年7月1日,分別有50萬名香港市民遊行「爭取0708雙普選」;在2004年立法會選舉中,民主派議席由22席升至25席,親中陣營的政黨則憑?較多的功能界別席位有35席。2005年政府推出《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第五號報告》,但被民主派議員批評過份保守,議案最終因票數不超過三分之二,而不獲通過。
2007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全票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普選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按照該《決定》,2012年的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在不實行普選的前提下,可以作出符合循序漸進原則的適當修改。《決定》又明確了2017年行政長官的選舉可以採用由普選產生的辦法,而在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以後,立法會的選舉亦可以採用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辦法。《決定》最後決定了香港可以於2017年普選產生行政長官,另外可以於2020年普選立法會。
社會運動
於英國殖民地時期,香港已經出現了一些具規模的社會運動,包括1920年代的海員大罷工及省港大罷工、1956年的雙十暴動、1960年代中期的九龍暴動及六七暴動等。1970年代,中文運動、保釣運動、「反貪污,捉葛柏」及金禧事件等亦引起了社會運動。而香港歷來最多人參與的社會運動,是於1989年5月20日,約100萬香港市民在颱風下在中環皇后像廣場集會,聲援六四事件中的學生。
香港主權移交後,基於部份市民對香港政治選舉制度的不滿意、香港經濟衰退及政府的施政失誤等,使到累積了一定的民怨。至2003年7月1日,以反對《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為首的大批市民參與了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主辦單位指人數達50萬人。其後每年7月1日均有遊行,主要為爭取雙普選。其中,於2005年12月4日舉行的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主辦單位指人數有25萬人參與。2005年12月,第六次世貿部長級會議在香港舉行,引來世界各國反對世界貿易組織和反全球化等人士齊集示威,韓國農民、示威者與警察在灣仔一帶發生衝突。
香港人因為經常舉行遊行及示威而致使香港被形容為「示威之都」,亦因此而被國際旅遊指南《寂寞星球》評級為2012世界十大旅遊城市。於2011年,全年有逾7,000宗公?集會遊行活動,每日平均有逾19宗。至2012年,全年有7,529宗公?集會遊行活動。
對外事務
主條目:香港對外事務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一切的外交事務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負責。香港特別行政區自行處理部份對外事務,可在經濟、貿易、金融、航運、通訊、旅遊、文化、體育等領域以「中國香港 」(Hong Kong, China)的名義,單獨地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簽訂和履行有關協議。香港參與的國際組織包括有世界貿易組織、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亞洲開發銀行、國際結算銀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等共14個。當中有作為正式會員或創會會員(有部分組織早已在殖民地時期加入),亦有委派代表參與出席。
獨立和自治運動
香港獨立運動和香港自治運動
2012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示威者在中聯辦外揮舞英治時代的香港旗。
香港獨立運動與香港自治運動是兩個同屬本木主義,但主張不同的運動。
香港獨立運動是指讓香港成為類似新加坡,主權獨立的華人城市國家的運動。其發展根源可追溯至英治時期的楊慕琦計劃、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港兩地意識形態差異等多方面因素。2012年起,有示威者多次在各次遊行中高舉香港旗,被陳佐洱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認為是港獨勢力抬頭。
於2011年七一遊行,有示威者高舉香港自治運動的龍獅旗。(非英治時期的香港旗。)
香港獨立主義至今未受到廣泛關注和支持。據2007年港大民意研究調查,有獨立傾向的香港人約佔25%,不認同獨立的約佔64.7%,另有33%的香港人認為若果中國繼續由中國共產黨統治則會增加香港的獨立傾向。而有39.1%香港人認為,香港與中國在政治、經濟、社會狀況和歷史背景的差異是傾向香港獨立的理由。但有意見認為,這些旗的出現是為了抗議中國政府多次干預香港事務及香港人對大陸人反感有關,而此行動其後亦被中國政府官員指為極少數的港獨分子。
香港自治運動性質與香港獨立運動相近,但並非主張或者提倡香港獨立,而是促進港人本土自治的公民意識運動。2011年起,雙非嬰兒問題、中港矛盾加劇以及發生D&G禁止香港人攝影風波及光復上水站,致使部份香港網民透過網上集合資金,於2012年2月1日在兩份報章上刊登一個反對雙非的全版廣告,被認為是香港本土主義興起。
經濟
香港經濟
香港奉行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其經濟重點在於政府施行自由放任政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佛利民更視香港為自由放任經濟典範。縱使政府於2006年9月宣布香港首創「積極不干預」政策不再適用,政府經濟政策理念仍然是讓市場力量主導經濟,避免操控或者指導市場發展。商業規管精簡、政府廉潔而高效率、簡單低稅制、法制健全及具高透明度、產權觀念牢固及貨幣穩定等因素,加上香港擁有高技能及高效率勞動力,令大部分經濟學家均認為香港是市場經濟運作的佼佼者。香港經濟以全球最自由開放而全球知名,美國傳統基金會於1995年起、加拿大費沙爾學會(Fraser Institute)於1996年起及智庫卡都研究所等所發表的自由經濟體系報告,均將香港評定為全球首位。優秀的地理位置、資訊流通、高效率的配套設施及服務,都對香港經濟作出極大貢獻。2010年3月發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第7次評分,香港位居第3名,僅次於倫敦與紐約。於2011年及2012年連續兩年,香港於世界經濟論壇的《金融穩定指數發展報告》中均是排名首位。2013年2月,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發表其全球化報告,全球化指數涵蓋60個全球最大經濟體,分別計量其本地生產總值各個環節的全球化程度,計算方法基於5大驅動全球化因素:即對貿易的開放程度、資本流動、科技和意念交流、勞動力流動和文化整合性,結果顯示香港連續3年排名最高。
經濟發展
英國甫佔領香港,即於1841年6月7日宣布香港為自由港,允許商船自由進出。香港憑?便利的地理位置以及水深港闊的海港,發展為轉口貿易航運中心。直至1940年代,大量逃避中國內戰的難民到港,當中不乏帶?技能和資金的商人。二戰後,中國大陸因為韓戰而於1950年代初面對聯合國實施禁運,香港作為轉口港大受打擊。憑?工業家的創意以及龐大而廉價的勞動人口,香港開始轉型為輕工業型經濟,工廠如雨後春筍冒起,加工出口的製品包括紡織品、膠花、假髮、鐘錶、電子零件等。及至1970年代末,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製造業開始北移,香港重新定位為亞洲區的轉口港,金融業等服務行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成功轉型為國際金融中心。1960到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贏得「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美譽。在1987年,香港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購買力平價)追過英國;在1993年,香港國內生產總值更高達中國大陸全境31省的四份之一。不過,到了接近主權移交時,受到移民潮的影響,香港不少人才和資金外流,使不少人對香港經濟前景感到悲觀,1995年《財富雜誌》更發表了一篇題為《香港之死》(The Death of Hong Kong)的報道,擔心中國接管後,一切都會「完了」(「It's over」)。後來時代雜誌表示錯言「香港之死」。
自1997年主權移交之後,香港經濟發展可謂一波多折。1997年年底至1998年年初,物業市場及股票市場的泡沫爆破,市民消費意欲受到影響。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衝擊香港,8月有國際投機者狙擊港元、期貨市場以及股票市場,政府於8月14日決定史無前例投放龐大資金入市干預,惹來極大爭議。連同亞洲金融危機造成區內需求減少,全年經濟出現負增長,國內生產總值下降5.1%。政府其後於1999年以盈富基金形式將所購入股票逐步沽售。1999年,美國的科網熱吹至,香港股票市場再一次進入瘋狂狀態,香港經濟略見起色。但隨?美國科網熱減退,香港的互聯網泡沫亦隨即破滅。2001年美國經濟低迷拖累外圍環境,加上九一一事件打擊旅遊業,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急跌至0.1%。2002年經歷稍微復甦後,2003年3月中爆發SARS,4月2日世界?生組織發出旅遊警告,旅遊業受重創,市民消費意欲受嚴重打擊,政府動用118億港元紓困。香港終於在6月23日從疫區名單剔除。其後,香港經濟開始出現復甦跡象,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實施了一些優惠政策,如落實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7月28日首次推出個人遊計劃刺激旅遊業發展。美元開始轉弱,與其掛?的港元在國際市場顯得更具競爭力,惠及香港出口貨品表現。同年的施政報告,政府確立了金融、物流、旅遊和工商業支援服務為「香港四大經濟支柱產業」並且加以發展。此後,經濟增長勢頭漸趨強勁,2006年12月28日,恒生指數首次衝破2萬點,當日成交達542億元,2007年10月26日更到達3萬點的歷史高位。2007年香港經濟總體被認為是形勢較好的一年,失業率下降,股票市場暢旺,樓市復甦,當時各界都預料香港在未來發展仍會受惠於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但穩定情況於2008年下半年因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而急轉直下,香港自2003年7月以來長達5年的經濟復甦結束,股市、樓市暴挫,裁員、結業此起彼落。直至2009年年中,香港出現輕微經濟復甦跡象。
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公佈兩岸四地294座城市的競爭力排行,香港連續十年排行榜首。報告分析指出,香港的金融業及專業服務業是中國城市中最優秀的,在貿易、法制及自由市場中擁有明顯優勢。同年,香港於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公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兩岸四地城市中,蟬聯榜首[154][155]。主辦單位指出,香港擁有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港口,亦是主要黃金交易中心,競爭力在國際間不斷上升。同時香港也是連續兩年被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評級為全球競爭力排名第一的經濟體系。2012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表該年度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香港名列世界第8。
經濟結構
時至今日,香港已經成為世界第11大貿易實體。以吞吐量計算,香港的貨櫃港口為全球第3繁忙的貨櫃港口,2008年達2,449萬個20呎標準貨櫃單位。以乘客量和國際貨物處理量計算,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第三繁忙機場。以對外銀行交易量計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銀行中心。由於2006年多間大型中國公司紛紛到香港上市,所以同年集資總值超越紐約,世界排名升為第二,僅次倫敦。根據穆迪信用評級,香港政府債券獲Aa1評級,表示前景展望正面,反映香港經濟具有極高彈性,及政府財政狀況強勁。香港在多次金融衝擊中表現出經濟抗跌力,仍能維持較高人均收入、經濟增長及財政靈活性。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8年數據,香港人均本地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43,811美元,全球排名第7、亞洲排名第4,超越西歐的四個主要經濟體系;按國際匯率則為30,755美元,全球排名第28、亞洲排名第7,次於卡塔爾、阿聯酋、科威特、新加坡、日本及汶萊。綜觀各產業以服務業佔本地生產總值比重最高,2008年數字為92.3%,當中金融、保險、地產及商用服務業佔國內生產總值29.1%,批發、零售、進口與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佔26.9%,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則佔17.1%。
香港服務行業的對象並非限於本地,而是面向全球。服務輸出總值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甚高,2008年服務輸出總值達923億美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的42.9%。輸出服務主要包括商貿服務及貿易相關服務(佔2008年服務輸出總值的30.3%)、運輸服務(30.8%)及旅遊服務(16.4%)。
面對科技迅速發展以及全球一體化,服務業主導的香港經濟也面臨日趨激烈的競爭。香港經濟開始轉型向集中提供高增值服務、知識為本的經濟活動。此外,中國大陸經濟進一步自由化,為香港多個服務行業帶來更大商機,帶動服務業快速增長。當中,香港與中國大陸於2003年6月29日簽訂《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促進跨境貿易,鼓勵香港商業開拓更龐大的國內市場,同時鼓勵中國大陸企業通過香港與世界經濟接軌。相關協議容許香港貨物輸入中國大陸可享有零關稅優惠、香港服務業可享有優惠待遇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兩地專業資格互認安排,以及便利跨境貿易投資等安排。
貨幣
港元
社會
香港社會
香港政府致力於體現社會核心價值,包括愛心、關懷、互助、履行公民責任和維護傳統價值。近年積極投放資源,推動家庭關係、抗毒運動、教育改革、青少年發展、體育發展、長者服務、殘疾人士及精神科病人康復服務、社會企業以及就業服務,以及解決貧富懸殊問題。
香港貧富懸殊全亞洲最嚴重。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發表年度報告,指香港是全亞洲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城市,也是全球貧富懸殊先進地區之首,其堅尼系數高於0.4警戒線,高達0.53,比拉丁美洲城鎮地區的平均堅尼系數0.5還要高。
人口
香港人口

香港人口密度每年上升,根據2011年官方數據指出,香港的人口密度全世界第3。截至2011年年中,香港總人口約710萬人,較2010年同期比較,增加40,300人。大部分香港人都住在高樓大廈,近十年興建的住宅樓宇多在30至40層以上,部份更達70層,商業大廈可達約100層。而且,一個四人家庭普遍只能居住或擁有面積在400至1000平方英呎(約37.2至74.3平方公尺,12.3至30.7坪)的空間。正因如此,香港在高人口密度的同時,仍然保留大量未開發的郊野土地。
香港自1950年代起推廣家庭計劃,倡導每個家庭供養兩名孩子,目的是想減少當時頗高的生育率。可是,於2006年,香港的出生率在全世界226個國家及地區中是最低的--每1,000人中只有9.6個新生嬰孩。另一方面,香港是享有人均壽命最高的地區,男性的預期壽命為80.5歲,女性則為86.7歲。隨?平均預期壽命的增長,人口將會越趨老化,2011年,65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13%,估計於2033年將會增長至27%。
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佔香港人口接近93%,當中有一部分人士以暫居心態遷移到香港,即使於香港成立地區性聯誼會或商會仍然以「旅港」兩字作為標示,香港共有逾55萬人持外國護照。華人以外的種族,以印尼人及菲律賓人人數最多,其次為歐洲人及印度人。在香港定居的菲籍人士與來自印尼及泰國的一樣,大部分是家庭傭工,也有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定居香港的菲籍歌手和樂師,於酒廊或休閒場所演奏。此外,也有不少於英治時期由印度、巴基斯坦及尼泊爾被英國徵召及招聘到香港出任警員及軍人(如踞喀兵)、銀行護?、建築工人或在公立學校和津貼學校教授英語的南亞人。在香港定居的英國人大都在英治時期來香港工作和定居的大企業和政府部門高層、專業人士和在公立和津貼學校的英語教師。在香港定居的日本人大都是來香港工作和定居的日資大企業中高層。
現時香港居民原籍情況也是以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廣府民係為最多,如南番順、五邑、東莞、寶安、香山等,比例接近總人口的七成。本地人即原居民主要為居住在北部山區的客家民系及沿海平原的廣府民系,客家民系操客家語惠陽音,廣府民系則操粵語莞寶片圍頭話。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人口中的本地人,特指圍頭人。
香港自2000年開始出現女多男少現象,當時的男女口比例是每1,000名女性比967名男性,有關差距於過去數年一直擴闊。2011年女性較男性多出46萬人,每1,000名女性只有876名男性。
語言
香港語文、香港粵語和香港英語
香港華人通行香港粵語,當地慣稱廣東話。香港英文名稱為香港原居民的語言蜑家話音譯,並非廣州話念法Heong Kong。由於香港曾經受到英國管治,英語和漢語同樣享有官方語言地位,同時英語也是香港常用語言,廣泛被使用於商業及教學中,不少東南亞外籍家傭也在僱主家中使用英語。居住在香港的失聰和失聲人士,失聲人士溝通時會使用手語,失聰人士會以手語和可能以一定普通說話來溝通,以香港手語為主要語言。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普通話變得在香港社會上愈來愈重要,為了方便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香港各種公共交通系統都會分別以粵語、英語及普通話廣播,香港學校亦增設普通話為學科。香港政府鼓勵兩文三語:即書寫中英文兩文,講粵語、英語及普通話三語。
文字
兩鐵合併前的九廣東鐵尖東站內有多語言歡迎字句,由上而下分別為法文、日文、西班牙文及韓文
香港語文和繁體中文
於殖民地時代,英文長期是香港唯一法定語文,至1971年中文才被訂定為另一種法定語文,兩種語文並行的地位是依據《香港法例》第5章《法定語文條例》而確立。
1997年7月1日主權移交後,中文、英文仍是香港法定語文,香港特區政府在主權移交後實行「兩文三語」的語文教育政策:中英文書寫,粵語廣州話(俗稱廣東話)、英語和普通話口語。中文書寫以繁體中文為主,隨?香港與中國大陸的交流增多,認識簡化字的人亦隨之增加,而且不少源自大陸官方及民間的用語也傳至香港。但近來隨?香港本土意識抬頭,許多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開始以寫簡體字為恥,認為簡體字入侵會削弱香港的本土文化,並將簡體字稱為「殘體字」。此外一些外國地方名稱譯名,於報章及電視(例如無線新聞)的不同的版面會出現一地兩譯名情況──體育新聞用粵語拼音,國際新聞用普通語拼音。除此之外,香港亦受台灣、日本、韓國流行文化影響,增添各地用語。
粵語白話文亦是香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份,其寫法跟廣州話口語的句式、語法、詞彙吻合。粵文在香港隨處可見,但在正式場合和正式公文中仍以規範書面語正體字(繁體中文)書寫。粵文屬於本土方言,學校一般不允許學生在課業中使用,而需使用較正規的書面語。在網上討論區和即時聊天室裏,粵語白話文非常普及(?、?等等),香港一些作家、報章和傳媒亦會適量地以粵語白話文書寫。在過去的電腦系統中並不支援一些新出現的粵語字,香港政府已於1995年將這些字規範化為香港增補字符集中的粵語漢字,而現時Unicode亦包含這些新增漢字。
治安
香港治安
參見:保安局、香港紀律部隊、香港警務處、香港輔助警察隊、香港海關、入境事務處、懲教署、政府飛行服務隊、香港消防處、救護總區、醫療輔助隊及民眾安全服務隊
香港治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決策局之一的保安局負責,包括維持公共安全、出入境、海關、在囚人士管理及更生、提供消防及緊急醫療服務等。保安局的首要任務,是確保香港繼續成為一個安穩太平的城市。保安局轄下部門當中,以香港警務處為首負責最大範疇上的保安事務。
根據政治及經濟風險顧問公司在2008年11月發表的調查,在所調查的亞太區的(國家和城市)地區中,香港被評定為最安全穩定的地方。比較各地數字得出,香港罪案率為亞洲最低,為全亞洲最安全(國家和城市)地區,亦為全世界最安全的地區之一。根據香港大學於2011年進行的公?意見調查結果顯示,分別95%和76%的受訪者認為香港的日間和夜間環境是安全的;以美國為基地的世界正義工程(WorldJusticeProject)於同年發表的法治指數(RuleofLawIndex)將香港的公共秩序和安全在全球66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列首位。
根據由香港大學進行的警隊服務對象滿意程度調查結果顯示,95%受訪者表示在香港日間感到安全,76%受訪者表示在香港夜間感到安全[181]。
教育
香港教育和香港教育史
香港最早記載的學校是錦田的力瀛書院,1075年由北宋進士鄧符協所建這類書院、書室屬於私學一部分,教授《四書》、《五經》,然後在英國統治時期逐漸轉變為鄉村學校或者公立學校。
英國接管香港後,在香港發展與英國相似的教育制度,設立多間公辦官立小學及中學,以英語為授課語言,並在1910年成立香港首間大學--香港大學,培訓學術人才;發展至今,共有8所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公立)大學,及1所私立大學(香港樹仁大學)。
現時香港教育主要由香港政府教育局統籌及管理,學校可分為四種:官立學校、津貼學校、直資學校及私立學校。主流教育可分為四大部份:學前教育、6年的小學教育、6年的中學教育(包括3年初中、3年高中)及專上教育(包括學士、副學士、專業文憑、高級文憑等)。
香港主權移交後,政府推行一連串教育制度改革(簡稱教改)措施,包括母語教學、一條龍辦學模式、三三四高中教育、小班教學、幼稚園學券等。教育統籌局於2006年至2007年年度新學年的中一新生起,教育制度改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學,整合香港中學會考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為香港中學文憑,並於2009年開始逐步在各科推行「校本評核」作為學生在公開考試的評分準則。同時,教育統籌局已於2007年至2008年起,為3至6歲幼稚園學生提供幼稚園學券津貼。上述改革主要為香港教育帶來不同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佳學習環境。
宗教
香港宗教
高度的信仰及宗教自由是香港居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並受法例保障。源自世界各地的宗教均在香港和諧並存,其中有佛教、道教、孔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和猶太教等。許多宗教團體除了弘揚教義外,也樂心公益,有興辦學校、提供?生福利設施等。
民生
香港社會
聯合國人居署《2008/2009年度世界城市狀況:和諧城市》報告,以堅尼系數作為評定城市財富分配平均程度--即「平等程度」的標準。這個指數在0和1之間,數值愈低,表明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愈均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05917
Library
Library
607.338 2643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