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香港人的質素衰敗
其他書名
香港人的質素衰敗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543.338 3112
出版次文化堂出版, 香港, 2004
主題香港 -- 社會調查 -- 報告.
題目通識科.
ISBN962-992-100-6

註釋

香港人(簡稱港人;英文可作:Hongkonger、Hong Kongese)一般是指香港居民,不取決於種族、膚色或者國籍,狹義為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即享有香港居留權的香港永久居民;在法律上,則無定義。香港人口包括不同祖籍及民族,少數族裔人士為數亦不少,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
清朝中葉道光年間,香港割讓英國開始,陸續地有廣東人、福建人及外國人等非本地人士,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大量外來人口移居香港,逐漸不同族群之間在語言及生活文化上大致同化。
現在,香港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但並非所有香港人均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在香港700萬人口中,約400萬人至500萬人持有香港特區護照,以及前往中國大陸探親、旅遊、經商和工作往來的回鄉証的同時,亦擁有外國國籍及護照。因此不少港人擁有雙重國籍或雙重護照。
英國國籍
參見:英國國籍法與香港及中英聯合聲明
香港有一半人口(約350萬人)擁有英國國藉,當中約340萬為英國國民(海外)(簡稱BNO)持有人。根據英國國藉法,英國國民(海外)是英國國籍的一種,屬於英聯邦公民,並非英國本土公民,所以沒有英國本土居留權。這種身分終身有效,但不能傳承至子女後代。另外,部份人因為「居英權計劃」而取得英國公民身分。由於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任何人士均不能因香港關係而取得英國國藉,持有香港特區護照人士的數目在近年已超過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的人數。
中國國籍
在香港主權移交之前以及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承認香港人為「英國屬土公民」的身份,但香港人可以擁有外國國籍等雙重國籍身份。例如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後,具有華人血統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自動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他們可獲發香港特區護照,亦能擁有外國籍。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後,香港居民不用徵稅上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而香港納稅人只需要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繳稅。主權移交之前及之後,在駐港英軍及中國駐軍保護香港情況下,香港居民沒有參軍權,也不用服兵役或進行軍事訓練。香港居民如要進入中國大陸,必須申請並持有內地政府簽發的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卡,即是回鄉證)。
此外,1994年以前香港人留學台灣可以自動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及臺灣戶籍,當中不少人也是回港發展的,故部分香港人能夠同時持有中華民國護照及香港特區護照。1997年6月30日前,中華民國政府視香港人為華僑,並由僑務委員會簽發華僑身份證明書,港澳關係條例中明定取得華僑身份之香港僑胞既有權益予以維護,可享較一般香港居民在就業、投資等事宜上便利及優惠。此外,華僑身份證明書根據國籍法乃國籍文件之一,故可申請中華民國(臺灣)無戶籍國民護照。在香港一些活動,例如雙十節等含有政治色彩的活動,仍可見到中華民國國旗飄揚。因此,一些香港人會在兩個中國之間自發舉辦不同種類的活動。
其他國籍
一些早期移民的香港居民,例如有些香港原居民與海外港人早在1970至80年代開始向海外移居,但仍可保留香港永久居民的身份,以便日後迴流香港發展。之後迴流香港的外籍華人因透過歸化而得到其他國家的國籍,最常見有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紐西蘭和澳洲等英語系國家。其中一個例子就是那些於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特別是1990年代初期受六四事件影響,大量香港人擔心政治前途問題而移居其它國家造成的香港移民潮,但之後亦有不少迴流返回香港的海外港人。因此他們擁有外國護照同時,更擁有香港身份證和香港護照,以及前往中國大陸的回鄉證,方便中港兩地工作和經商人士。
香港居民
華人及香港新移民
香港在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前,主要有圍頭人、客家人和蜑家人,是最早原居民。香港開埠後,因為清朝咸豐年間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蔓延至廣州,大批廣州人來到香港。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國共內戰後的一段時期,亦有大量難民湧入香港,加之及後大量逃港者,使香港人口大增。華人佔香港人口約94%。除了漢族外,還有其他中國少數民族。例如:根據統計其中香港有228名滿族後裔是生活在香港,例如關芝琳、寶詠琴等,在香港居住的華人(包括非漢族)普遍都會自稱為香港人。居港華人主要是1930年代至1980年代初從中國大陸移居香港的人士及其後裔,亦有一直居住在現時新界地區的新界原居民。現今香港的新增人口中,大部份為中國大陸移民。按現時政策,每天最多可以讓150名中國大陸人士申請單程證來港定居,以及越來越多的中國大陸中產、富戶人士不惜耗資30多萬港元費用透過一些中介公司來赴港預訂床位產子,拿取子女在香港居留身份,造成「赴港產子潮」,但不少香港人對此湧港現象都非常不滿。
此外,港府亦為提升香港的競爭力,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Quality Migrant Admission Scheme),簡稱優才計劃,吸引優秀外地人材來香港定居發展事業,他們更享有回鄉卡,再往中國大陸發展,例如李雲迪、周迅、章子怡、包比利等等。
香港少數族裔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香港有45萬多名少數族裔,相當於香港總人口約6%。
即使不是具有華人血統的少數族裔很多是居住香港超過半世紀,當中有已經有5代以上者,他們除了具備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外,他們更有不少是入籍香港特區,擁有香港特區護照,甚至回鄉證。例如香港海洋公園主席猶太裔的盛智文放棄加拿大國籍、英國裔的盧維思放棄英國國籍等等外籍人士,亦有不少獲得雙重國籍或雙重護照。
東南亞人
東南亞人主要為菲律賓人、印尼人和泰國人,主要來香港從事外籍家庭傭工。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居於香港的菲律賓人和印尼人各有130,000。
越南人
越南戰爭於1961年爆發,不少越南人面對戰爭,紛紛逃亡香港。1979年,香港被列為「第一收容港」,因此收容從越南出逃的難民,到1990年代,香港政府開始對越南船民作出有秩序的遣返行動,包括自願遣返,而香港政府事先亦與越南方面作出協議,保證他們回到越南後不會受到政權迫害,不過自願遣返的越南船民甚少。至2000年,香港政府向仍然滯留在香港的難民給予居留權及簽發身份證,讓他們融入香港社會,有些開設餐館和在社會工作,不少其家人和後裔在香港定居。
香港開埠初期,即有印度人居住。香港殖民地時期需要從印度次大陸調派一些人員來到香港維持香港治安。他們最初聚居於上環一帶,以商人、軍人和警察為主。南亞裔人士已經於香港生活逾半世紀,不少已經世居香港4至5代,當中以巴基斯坦裔、印度裔和尼泊爾裔居多。殖民地時期駐港英軍當中,被稱為?喀兵的尼泊爾人僱傭兵,其軍團隨?香港回歸而解散。
很多南亞裔已經落地生根,其後裔仍然居於香港,部分聚居於尖沙咀至油麻地一帶,例如尖沙咀重慶大廈。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居港印巴和尼泊爾人共約63,000人。
朝鮮、日本人
定居香港的日本人或韓國人通常是商人或日本、韓國資本大企業香港分公司的高級職員及其家屬,大部份於1980年代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初期來到香港,希望以香港作為進入中國大陸發展事業的踏腳石。有部份人在香港落地生根,部分人有與香港華人通婚生子。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居港日本人和韓國人分別約12,600人和5,200人。
歐美人
歐美人以殖民地時期來香港工作和定居的英國人及其家屬居多,通常是專業人士、企業或香港公務員;亦有一小部份於公立和津貼學校任教英文。雖然香港主權移交後大量英國人返回英國,但是仍然不少部份選擇繼續定居香港。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居港的白種人約55,200人,其中15歲以上具專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是73.9%,位於居港日本人(79.4%)和韓國人(74.8%)之後,比香港其他種族的人的教育程度高出許多。
文化
傳統文化上與中國漢文化大致類似,香港受約150年英國統治,意識上有些港人沿用西方文化,或中西結合。一般人普遍認為香港保存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封建和儒家的思想方式,以及其處事態度,又融合了西方的批判與創新文化,狀況與日本和南韓相似。同樣地,傳統的宗教儀式、生活習俗及其他民間信仰,如祭祀祖先及風水,也在香港得到完好的繼承和保存。香港教育沿用西方的教育制度,其後不斷改革。商業上,香港與中國大陸公司頻繁合作。香港[粵語流行音樂]、電影、電視劇等在東亞地區也有很高影響力。
語文
名義上,中文和英文都是地位相等的法定語文。香港的教育主張兩文三語,兩文是指中文(繁體中文)和英文,三語則是指粵語、英語和普通話。香港專上教育以英語為主,近來有調查顯示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人母語及普通話水平有一定的提昇。部分年青一代香港人常使用不正規的港式英語。
不少歐美白人縱使完全不懂中文,亦可在大企業或政府身居要職。它們大部份職位的入職條件和專上院校的入學條件,雖然通常會對申請人的中文和英文水準有一定要求,例如要求申請人在某些公開試的中文科和英文科考獲及格成績,但對非接受香港主流教育(例如一直就讀國際學校或海外學校)的申請人,通常會豁免中文水準的要求,造成接受香港主流教育的申請人,亦即是大部份主流華人居民,如未能在公開試的中文科考獲及格成績,即使懂書寫和閱讀中文,也不符合申請入職、入學條件,但非接受香港主流教育的申請人,即使完全不懂書寫和閱讀中文,甚至完全不懂粵語,也未必不符合入職、入學條件這種矛盾與不公現象。
至於英文水準的要求,則不會有所豁免。另外,於2012年起實行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的語文科目,亦設有六科非法定語文科目,考生可以其中一科取代中文科,作為報考大學的資格,但英文科就無論如何不可取代。


身份認同
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民意調查,由被調查者在「中國人」、「香港人」、「中國的香港人」、「香港的中國人」中四選一。 在2008年的身份認同調查中,選擇「中國人」的有39%,而選擇「香港人」的則有18%,對「中國人」的認同感達到了1997年後的最高值,報告指這可能是受2008年北京奧運和四川地震的影響。
自2009年起,香港人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性下降,在2010年12月同類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的身份認同為21%,下跌了7%,相信是受中國政府阻撓劉曉波領獎事件影響。在2011年的調查中,自稱「中國人」的比率為17%。
2012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調查顯示港人自覺是「中國人」的比率跌至16年新低,只得12.6%,自認是「香港人」的則有23.4%,為10年來新高,當中「80後」以港人身分為優先的比率較非「80後」更高出21.3個百分點,只有2.4%的80後自覺是「中國人」。另外,有逾8%港人抗拒國旗及國歌,同樣升至歷年新高。學者指本土意識抬頭是主因。同年6月,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則顯示「香港人」認同達45.6%,「中國人」認同只有18.3%,是1997年後最大差距。
2013年6月的結果認為,無論是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都比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高,大約有28至38個百分比的差距。年齡未及三十歲的被訪者,差距則達到60至72個百分比之間。以整體樣本計,巿民自稱為「香港人」或「廣義香港人」(包括「香港人」或「中國的香港人」)的比率,都上升至九七回歸以來的新高。若10分代表絕對認同,0分代表絕不認同,5分代表一半半,香港民眾對香港人身分的認同感(Strength Rating)是8.13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身分的認同感只有6.11。總體來說,巿民對「香港人」身分的認同感上升,而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感則下跌至1997年以來新低。
另外,出身香港的學者孔誥烽分析,以往香港從傳媒到市民,談到臺灣政治,幾乎都是國民黨的支持者。但近來愈來愈多年輕人留意到民進黨的本土論述。孔誥烽舉例,二零一二年臺灣總統大選時,他自己的朋友明顯傾向綠營。到臺灣觀選的學者和觀察家,只有年紀大的才會去國民黨的場子,年輕人都往蔡英文的造勢晚會跑。
郝鐵川及劉夢熊等親共人士指這項民意調查的選項將中國人和香港人對立,只允許被調查者從兩者選擇一個,認為民意調查的主導者鍾庭耀是在宣揚香港獨立。
對中國大陸的觀感
港大民調指,24%香港人愛中國共產黨,50%不愛中國共產黨。時事評論員王岸然認為,香港人反對西環治港,反對西環干預香港事務。有個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其標誌(國旗、國歌、國徽)反感。香港民主派在2012年立法會直選中有56.2%市民支持,香港人權監察反對人大釋法,認為主權移交後香港的公民教育變成洗腦、愚民和歌頌中共。有親中評論指香港人的地方主義重,「逢中必反」。若中國大陸發生天災(如華東水災、四川地震等),許多香港人亦會熱心捐款,但因近年接連爆出中國大陸慈善機構貪腐事件,所以許多香港人都質疑其捐款是否用在振災上,現時捐款多會謹慎小心些。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