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24小時倉頡輸入法教程 / 蔡劍南中文電腦中心 編
其他書名
24小時倉頡輸入法教程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312.992 4490
出版萬里書店, 2003
主題倉頡輸入法.
題目電腦 Computer.
ISBN962-14-2497-6

註釋

本書共24課,一小時一課,為學習提供時間指引,由基本倉頡字母及讀音開始,循序漸進地解釋拆碼及取碼原理,全書含大量練習,以便讀者鞏固基礎。

倉頡輸入法是一種常用的中文輸入法,由有「中文電腦之父」美譽的朱邦復先生於1976年創製。初期只有繁體中文版本,原名「形意檢字法」,用以解決電腦處理漢字的問題,包括漢字輸入、字形輸出、內碼儲存、漢字排序等。朱邦復發明此輸入法時正值他為三軍大學發展中文通訊系統之際,時任三軍大學校長的蔣緯國為紀念上古時期倉頡造字之精神,乃於1978年將此輸入法重新定名為「倉頡輸入法」。
1982年,朱邦復登報公開放棄倉頡輸入法專利權,並且極力推動電腦之中文化。現今大部分作業系統,甚至一些電子辭典皆附有倉頡輸入法,繁體中文鍵盤也大多印有倉頡輸入法的字根。在繁體中文世界裏,倉頡輸入法是最為普及的形碼輸入法之一。
倉頡輸入法適用於多種平台,主流的中文作業系統和大部分電子辭典均有內建。一些字典、辭典或線上中文字典亦採用倉頡編碼作為檢索工具。
根據2011年波仕特的調查報告指出,台灣使用倉頡輸入法的比例為9.9%。其他則是注音輸入法70%、嘸蝦米輸入法10.7%。而香港使用倉頡的為大多數,而第二則為速成輸入法。
歷史

在倉頡系統中,倉頡碼不僅用來輸入原生字,也可以組合、輸出字形,甚至呈現虛構字。
1980年代初期,朱邦復在個人電腦上設計中文系統,以倉頡碼為其根本,收字數萬,效率甚高。
1982年,朱邦復登報公開放棄倉頡輸入法專利權,並且極力推動電腦之中文化。現今大部分作業系統,甚至一些電子辭典皆附有倉頡輸入法,為繁體中文世界最普及的形碼輸入法。
朱邦復本來想根據其「漢字基因」理論,建立一套「倉頡系統」,用倉頡碼統一處理漢字的形、音、義、碼、序、辨等六大問題。其中倉頡碼的原始目的是漢字檢索及排序,其取碼具有字首及字身的概念,以字首做為分類,字身做為補充,如此便可讓電腦「理解」漢字,進而達到組字、字義理解,甚至與人溝通的功能。
由於本以漢字檢索為目的,倉頡取碼依據視覺辨識原理,能反映漢字的細微特徵,幾乎所有不同字形或異體字,都有不同的編碼,因此重碼率為當今中文輸入法最低者。倉頡輸入法亦為一般系統中支援字庫最大者,幾乎所有系統可見的漢字,皆可用倉頡輸入法(系統)鍵入,因此也成為漢字文化工作者選用的主要輸入法。然而,當今主流電腦系統只提供倉頡輸入法,沒有採用整套倉頡系統,因此許多原先的設計理念,如倉頡內碼、字型產生器與極大字庫等,都沒有實現。
優缺點
由於開發甚早,又無版權,倉頡輸入法的普及度在中文電腦系統中十分高,號稱「只要有中文系統,就必定有倉頡輸入法的存在」,所以人們學習了倉頡後,理論上是不用擔心無法使用它的。此外倉頡的重碼率很低,這就讓使用者只需要看?稿子或鍵盤就能打字,不需要緊盯?螢光幕來選字。
倉頡輸入法雖然具備以上優點,但也受到許多批評,例如為顧及檢索,編碼規則繁複、無容錯編碼、字體問題、版本混亂問題,導致規則略顯混亂、取碼時有問題,因而被一些人視為畏途。另外倉頡輸入法並未為常用字之快速輸入設計簡快碼,沒有類似於五筆的詞組輸入方法,標點符號之輸入也略嫌不便,因此沒有成為最快速的中文輸入法。
最新版本
目前倉頡輸入法最新的公開版本是第五代,最常使用版本是第三代。待公開的第六代(又稱蒼頡檢字法),由朱邦復的多年助手沈紅蓮設計,應用於他們開發的蒼頡系統上,該系統字庫完整收錄了歷代文獻用字十萬以上,以倉頡碼作為內碼,重碼率低於5%。因設計符合漢字特性,獲國學大師錢鍾書讚賞,並指定用來進行古籍電子化。第六代現僅提供部分文史專家學者使用。蒼頡檢字法不是為了支援統一碼;朱邦復批評統一碼處理漢字方法愚昧、收字不全、字序混亂、碼長不等,因此不能採用。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07240
Library
Library
312.992 4490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