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楚辭.九歌 / 楊克惠 編
其他書名
楚辭.九歌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832.1 4692
出版商務印書館, 2004
主題楚辭.
ISBN962-07-4419-5

註釋

《楚辭》是戰國末葉至西漢初期流行於楚地詩歌集。劉向編輯成集,共16卷。
作者及篇章
楚辭的代表作家有屈原、宋玉等人,其他如唐勒和景差的作品大多未能流傳下來。楚辭的主要作者屈原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篇章。劉向編成《楚辭》後,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17篇,並為全書作注,成書《楚辭章句》。今存王逸《楚辭章句》中,保存了賈誼、淮南小山、東方朔、莊忌、王褒、劉向等人的作品。
《四庫全書·總目》說:「初,劉向裒集屈原《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宋玉《九辯》、《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賈誼《惜誓》,淮南小山《招隱士》,東方朔《七諫》,嚴忌《哀時命》,王褒《九懷》及劉向所作《九嘆》,共為《楚辭》16卷,是為總集之祖。逸又益以己作《九思》與班固二『敘』,為17卷,而各為之註。」晉代郭璞有《楚辭注》3卷。
在其各篇著作中以屈原和宋玉的作品最受注目。而部份篇章作者未明,如《招魂》在《藝文類聚》卷79載梁沈炯《歸魂賦》認為是「屈原著」,而朱熹在《楚辭集註》中卻同意王逸的?法,歸諸為宋玉的作品。
形式特點
楚辭篇幅較長,句子長短不一,五、六、七言句較多。和《詩經》比起來,章句較少重複,多直陳。許多楚地的方言:如虛字句首「羌」、「蹇」,句中或句末用「兮」;楚地的香草不計其數,都是楚地特有的。並常以「亂」收結。
風格
楚辭風格華美浪漫、感情激越奔放,內容多寫神話、個人情志與想像;具有民歌的風格,運用楚國音調,採用楚國方言,描寫楚國的特殊名物。楚地盛行巫術迷信,楚辭也吸收大量神話故事。
楚辭受南方民族性的影響表達方式熱情而浪漫,內容充滿宗教色彩。藉由對神話和傳說的描寫表達豐富的思想情感,更能呈現精彩細膩的藝術技巧,諸如比喻、象徵、托物起興等表達手法,在此得到更大的發展與運用。
影響
楚辭為漢賦、駢文之先河。
《楚辭》作品或者效仿楚辭的體例有時也被成為「楚辭體」或「騷體」。「騷」,因其中的作品《離騷》而得名,故「後人或謂之騷」,與因十五《國風》而稱為「風」的《詩經》相對,分別為中國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鼻祖。後人也常以「風騷」代指詩歌,或以「騷人」稱呼詩人。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10527
Library
Library
832.1 4692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