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有冇搞錯: 廣東人講普通話辦誤 / 曾子凡 編
其他書名
有冇搞錯: 廣東人講普通話辦誤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802.58 8060
出版三聯書店, 香港, 2003
主題普通話.
ISBN962-04-2101-9

註釋

廣東話是特別指向於中國廣東省省內的通用語言,是坊間對廣州省城話的通稱,此名稱廣泛流行於香港、澳門、台灣、中國大陸及海外華人社區中。其實,廣東是一個語言複雜的省份,其境內通行有粵語、客家話、潮州話(閩南語--福建南部語言的簡稱)、雷州話(閩南語)、粵北土話、黎話(閩南語)等方言,但是廣州一直是廣東省的省府所在,其經濟在全省範圍佔據絕對優勢,加之香港文化的強勢影響,在廣東全省範圍內,就算講其他方言的廣東人幾乎都會講廣州話,廣州話有很強的地區向心力,因此,廣州話作為廣東話的代表(粵語)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的,是社會所公認的。
歷史

中華民國廣州市政府支持編撰的《廣州大觀》中的廣州話指南部分,書中對廣州話的介紹為:「廣州話,通稱為廣東話(粵語),粵人自稱為白話。」
「廣東話」一詞,可追溯至清末民初,但詞義於當時已開始分歧。以廣東話作「廣東語言」的統稱,可見於徐珂(浙江杭州人)所著《清稗類鈔·方言類》。當中「上海語言分五類」一節提及「上海五方雜處,語言龐雜,不可究詰,大別言之,約有五類:一、廣東話。西人由廣東北來上海,故廣東人最占勢力。」由於同一章亦有「廣州方言」及「廣東有客話」兩節,可見作者所謂「廣東話」乃各種廣東話的統稱,而非單指廣州方言。
然而,清末民初亦有廣府人以「廣東話」作廣州話的俗稱的文獻例子,諸如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七回即其一。一些清季《聖經》譯本亦可能為迎合廣府人的需求而如此,例如由大英聖書公會於1907年印發的《舊新約全書》,書脊與舊約部份的首頁就印有「廣東話」三字,而新約部份的首章則印有「馬太傳福音書羊城話」字樣。
對「廣東話」的討論
在廣州及香港對該詞的存廢爭論不斷。
" 支持者認為,「廣東話」在世界各地都是正式稱謂,「廣東話」是口語化的詞語,因此該詞並不存在廢除的理由。在海外華人、香港、大陸(除廣州外),「廣東話」一詞廣泛被使用,人們不會將該詞聯想到廣東省內的其他方言。廣東省內的潮州人、客家人等其他方言使用者也不會認為自己的母語從屬於廣東話。
" 反對者認為,「廣東話」的出現由於沒有歷史及學術的廣泛支持,且應該包含廣東省內除廣州話以外的其他漢語方言。
" 「廣東話」與「廣州話」兩個詞語只是不同地域上對「粵語」的不同稱謂。前者為香港、澳門、大陸(除廣州外)乃至海外華人中的慣用詞語,後者為廣州的慣用詞語。正如「電腦」對「計算機」、「冷氣」對「空調」、「質素」對「素質」、「的士」對「出租車」等等不同地域的人的不同慣用詞語。這並沒有正規不正規之分,只有個別的人對詞語的喜惡與否。
語境歧義
廣東話在不同的環境下有以下幾種不同的涵義:
" 指代廣東境內主體民族--漢族的各種漢語方言,計有粵語、客家話、潮汕話、湘粵土話等(參見廣東方言)。
" 特指粵語。隨?香港電視、電影在中國大陸的影響力逐漸加深,不少廣東民眾亦開始接受和使用該詞,並以此作為白話的代稱。
1. 標準粵語,即廣州話,舊時一般稱為省城話。有不少人認為,「廣東話」的叫法雖然與「廣州話」讀法相似,但和「粵語」意思不相通,常常顯得不太合理,故被認為是刻意生造的詞語,用來否認廣州話。香港學界大多使用「廣州話」。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語言正音類節目也使用「廣州話」為名,例如《妙趣廣州話》和《最緊要正字》等。
2. 港式粵語,偶爾也作香港話。嚴格來說,香港話屬於廣州話一分支,但香港話未有自成一派,仍不是方言。香港口語中時常混雜英語等外語,與標準廣州話不盡相同。澳門和台灣同受香港文化影響,也習慣稱之為廣東話。
" 在四川、重慶、湖南、江西的部分客家地區,土廣東話是當地客家話的舊稱和別稱。因為當地客家話來源於廣東地區。實際上,有學者指出[誰?],客家話和粵語是同一種語言,只是按族群認同兩分。而且就算客家話是廣東話,粵語也不會不是廣東話。
" 海外:
1. 在20世紀以前至20世紀初,來自廣東的移民有廣肇兩府、嘉應州(屬惠州府)、潮州府等地,由於當時還沒有「客家話」這個稱謂,而且,廣州、四邑語言尚未合流,因此,有人認為當時廣州話、四邑話、客家話等均稱為廣東話。
2. 歐美、澳洲等較多廣東籍移民華人社區,因客家話、潮汕話等都有固定的稱謂,所以現時當地華人把「廣東話」特指為廣州話。日本、韓國則稱為「廣東語」。
使用地區
在香港、澳門、台灣、中國內地廣東、廣西地區,「廣東話」一詞普遍使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由於香港的影響力,傳到日本、韓國、東南亞等華人移民較多的國家。在日本、韓國,寫作「廣東語」,並已經成為當地的詞彙。美國、加拿大、澳洲等能收看到香港電視的國家,通常都將「廣東話」視同「粵語」,而且一般的媒體廣播,都會直接用「廣東話」代替「粵語」。
同樣的情況亦包含在粵語流行音樂領域,在中國大陸、台灣等使用國語的地區稱呼其為「粵語歌」,但香港本地乃至歐、美、澳地區的移民會稱呼其為「廣東歌」,甚至是一些頗具影響力的香港歌手如張學友,亦會在公開場合稱呼粵語流行樂為「廣東歌」。
而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訂立普通話作全國官方語言向全國推廣後,廣東話於中國大陸原本使用「廣東話」的地區如廣東省的使用機會大幅減少。情況自二十一世紀改革開放,大量外地農民工湧入廣東省,以及學校不開展粵語母語教學的情況,令問題愈趨嚴重。
結語
現行的標準粵語為廣州話,廣州話之標準早於1950年代已經在中國大陸確立。普遍的粵語字典也會於序言註明「以廣州音為參考標準」,部分也有兼收錄周邊地方的口音,故「廣州話」並無可質疑性。
在廣東、廣西省內,「廣東話」在與當地人談話提及時,通俗時指粵語。廣西人沒有「廣東話」之認識,會不知所以;而且廣東人一般情況下只會使用「粵語」、「廣東話」、「白話」等的詞彙,而甚少使用「廣州話」一詞。然而,目前從搜尋引擎Google中,「廣州話」的搜索結果與「廣東話」相若。可見人們在正確認識後,都會使用正式、正確的名稱,非正式名稱會逐漸消失。在網絡上,「廣東話」常出現於非廣州網站及論壇之上,廣東論壇甚少寫「廣州話」。有部分人士指出是因為不能夠滿足廣州人的虛榮心,廣州話並非廣東省的省內通用語;另一方反駁則說香港人有意自稱「香港話」作「廣東話」,以提升自己的語言地位。總的來說,誰是文化的龍頭,香港提出的觀點(如粵語正音運動)往往在廣東難以接受,廣東的觀點在香港也被無視。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06477
Library
Library
802.58 8060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