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發現地球的故事: 房龍的地理書
其他書名
發現地球的故事: 房龍的地理書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716 20
出版揚智, 2000
主題世界地理.
ISBN957-818-168-X

註釋

地球(英語: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列為第三顆。地球是太陽系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又常稱呼地球為世界。
地球有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誕生於45.4億年前,而生命誕生於地球誕生後的10億年內。從那以後,地球的生物圈改變了大氣層和其他環境,使得需要氧氣的生物得以誕生,也使得臭氧層形成。臭氧層與地球的磁場一起阻擋了來自宇宙的有害射線,保護了陸地上的生物。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質歷史和軌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續。地球預計將在15億年內繼續擁有生命,直到太陽不斷增加的亮度滅絕地球上的生物圈為止。
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幾個堅硬的部分,或者叫板塊,它們以地質年代為周期在地球表面移動。地球表面大約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成洲和島嶼。液態水是所有已知的生命所必須的,但並不在所有其他星球表面存在。地球的內部仍然非常活躍,科學家推測地球的內部結構有一層很厚的地幔,一個液態外核和一個固態的內核。
地球會與外層空間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當前,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是自轉的366.26倍,這段時間被叫做一恆星年,等於365.26太陽日。地球的地軸傾斜23.4°(與軌道平面的垂線傾斜23.4°),從而在星球表面產生了周期為1恆星年的季節變化。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誕生於45.3億年前的月球,造成了地球上的潮汐現象,穩定了地軸的傾角,並且減慢了地球的自轉。大約38到41億年前,後期重轟炸期的小行星撞擊極大地改變了表面環境。
地球的礦物和生物等資源維持了全球的人口。地球上的人類分成了大約200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它們通過外交、旅遊、貿易和戰爭相互聯繫。人類文明曾有過很多對於這顆行星的觀點,包括神創造人類、天圓地方、地球是宇宙中心等。
西方人常稱地球為蓋亞,這個詞有「大地之母」的意思。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07512
Library
Library
716 20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