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近代中日關係史
其他書名
近代中日關係史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643.1 4499
出版三民書局, 2005
主題中國 -- 外交關係 -- 日本.
題目日本 -- 外交關係 -- 中國.中國歷史.
ISBN957-14-4092-2

註釋

中日關係指中國和日本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包括對歷史上中日關係的記載、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灣前、和對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雙邊外交關係的論述。在漢唐時期,中華文明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科技等很多方面都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在日本明治維新後到1945年二戰結束前,中日間發生了多次軍事衝突及全面戰爭,形成了戰後兩國的政治格局並影響了以後的中日關係。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灣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世界多國關係緊張,兩國直到1972年才建交,日本同時與中華民國斷交。在涉及臺海問題時,日本以1972年國共雙方進出聯合國為分界,1972年之前稱為「中華民國」,1972年之後稱為「台灣」。
907年以前
據地質學和考古學研究,第四紀更新世時期,日本群島與亞洲大陸連在一起,直到1萬多年前,由於地殼變動,海面上升,日本列島才逐漸與大陸隔海相望。此後,日本進入繩紋時代,與大陸鮮有來往。公元前221年,中國的秦朝滅六國,大批大陸移民遷往日本,同時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文明,促使日本進入彌生時代。彌生時代的日本形成了許多小國,據《三國志·魏志·倭人傳》記載:「倭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舊百餘國,漢時有朝見者,今使譯所通三十國」。另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這也是最早有關倭國朝貢的記錄。
此後的中國史書記載了許多次日本向中國朝貢的事:如公元107年倭國王帥升等朝貢東漢;239年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遣送使者難升米等朝貢魏;266年倭女王壹與遣使朝貢西晉;421年至478年的57年間,倭王讚、珍、濟、興、武先後遣使朝貢南朝宋。
592年,日本的推古天皇即位,進行了以加強皇權為核心的政治改革,奠定了中國式的官僚制度基礎,並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到隋朝學習。當時的日本使者小野妹子於607年遣使國書拜訪隋朝,由於日本出於島國的局限性,不知隋朝的強大,競送出「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的國書,引起隋煬帝的怒火,但隋煬帝並未將怒火灑向日本,同時也顯示出剛走出列島的日本要與隋朝分庭抗禮意圖。630年,日本舒明天皇派遣最早的遣唐使。645年,孝德天皇即位,推行大化革新,廢除大豪族壟斷政權的體制,向唐朝的官僚體制學習,建立中央集權國家。
660年,唐和新羅聯軍滅百濟,百濟的鬼室福信擁立百濟王子扶余豐為王,並向日本求助。663年,在百濟的請求下,日本出兵朝鮮半島,被唐朝和新羅聯軍在白江口擊敗,史稱「白江口之戰」。此後十餘年,日本在本州西部和九州北部大量增築烽火台,布置重兵防守。然而,唐朝在擊破高句麗之後,由於吐蕃威脅的存在,並未能日本本土出兵。676年,新羅唐朝同盟破裂,新羅打敗唐朝制服了朝鮮半島,同時也解除了唐朝對日本本土的威脅。此後不久,日本開始心悅誠服學習中國文化。694年,日本持統天皇將首都遷至模仿唐朝長安建成的都城藤原京。701年,日本制定了以唐律為藍本的大寶律令,將大化改新以來的改革成果制度化,奠定日本做為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的法治基礎。
717年,信仰佛教的聖武天皇派遣僧人玄昉入唐,從智周學法相宗,受唐玄宗賜紫袈裟。735年玄昉帶?5000餘卷經卷及佛像回到日本弘法。753年12月20日,唐朝僧人鑑真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備真備等人陪同下第6次東渡日本成功,開創了日本佛教律宗。與鑒真同行的還有與玄昉一同入唐留學的晁衡,然而,晁衡的船在一次海上風暴中失蹤了,唐朝著名詩人李白以為他已遇難,悲痛地寫下了七言絕句《哭晁卿衡》。至804年,日本僧人空海赴唐朝長安就學於青龍寺的惠果,成為密宗第八祖。兩年後,空海攜帶密宗典籍和其他書籍回到日本,在高雄山寺開創具有日本特點的真言宗,對日本佛教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8世紀,中日之間的佛教交流非常頻繁,成為中日關係史上的一段佳話。
894年,由於唐朝的內亂,日本宇多天皇停止派遺遣唐使。
907年-1840年
中國宋朝時,兩國官方正式交往不多,但民間貿易往來和佛教傳播卻有所發展。
元朝統一中國之後,希望看到四夷歸化,起初元朝無意動武,然而日本不肯就範遣使朝貢,為了體現作為天下霸主的威嚴,而發動了元日戰爭,但因遭遇颱風而敗退。及水戰經驗不足都未獲得成功。這兩次戰爭在日本被稱為「元寇襲來」或「文永、弘安之役」,在戰爭過中,日本沿海的對馬、壹岐、松浦、五島列島的居民中也作為有敵意的日軍而慘遭蒙古人殺害。隨?元末中國天下大亂,日本海上強盜開始騷擾朝鮮和中國,通稱前期倭寇。
中國明朝初期永樂年間,明成祖派遣鄭和率船隊十餘萬人抵達日本,傳明成祖旨意提出朝貢要求,日本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回書明成祖,答應向明朝遣使朝貢,並受封日本國王,並獻上倭寇數十名,兩國政治貿易關係加強,前期倭寇時期結束。明朝中後期,皇帝腐敗無能,海防廢弛。同期日本由於幕府無權而陷入了內亂,內亂當中,流浪武士和明朝沿海的奸商相勾結,侵擾中國和朝鮮沿海,此為後期倭寇。倭寇來犯頻繁,嚴重威脅?明朝海防,嘉靖年間,明政府大力整治沿海倭亂,經過戚繼光和俞大猷的平定,在嘉靖後期,倭寇基本被蕩平。
明朝中後期,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並接任關白,開始對海外進行擴張。1592年,豐臣秀吉出兵15萬餘,圖謀侵佔朝鮮,窺視大明。戰爭初期,朝鮮由於久不習戰事,一潰千里,不到兩個月內國土基本淪喪,隨後明軍支援朝鮮。戰爭時打時停,由於日軍企圖重整旗鼓爭取時間,假意言和。戰爭歷時7年之久,時打時停。史稱萬曆朝鮮戰爭。最終這場戰爭以豐臣秀吉病死、日本戰死逾半,狼狽撤回本土告終。
日本江戶幕府建立後,於1635年開始實行鎖國政策,與外國的貿易僅允許在長崎進行。中國清朝時,兩國的鎖國政策和日本認為中國「由夏變夷」的現狀都減弱了中日之間打交道的意願。「有清以來二百年間中日兩國政府關係隔絕,除維持對雙方均有需求的長崎貿易外,兩國再無任何政府和民間的交通渠道,從而日本成為清代中前期對外關係中唯一的例外。」
1840年-1911年
19世紀中葉以前,中國清朝和日本的江戶幕府都奉行鎖國政策。1840年,清朝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打敗,被迫打開國門;1854年日本也被美國「培理艦隊」強行開放國門。日本也面臨?與中國被列強侵佔、瓜分的命運,但江戶幕府仍然實行保守政策。1868年,革新派成功推翻江戶幕府,開始了一場自上而下的、全面西化的現代化改革運動,史稱「明治維新」。此後,清朝方面依舊渾然不知日本國內日新月異的變化,主流看法還滿足於對「彈丸小國」的盲目輕蔑。
1871年9月,清朝和日本在天津簽訂《中日修好條規》和《中日通商章程》,正式確立了對等的國家關係,中日關係也從此進入近代新階段。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群島是日本的領土,不承認中國自1372年起對琉球的宗主國地位,宣布廢除琉球國,設置琉球藩,封琉球國王尚泰為藩王,正式合併琉球。1874年,以臺灣原住民殺害琉球人的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為由,日本出兵入侵臺灣,史稱牡丹社事件。在美、英、法三國公使的「調停」下中日簽訂《北京專約》:清朝承認日本出兵是為了「保民義舉」,規定日軍撤出台灣,中國給予難民撫卹銀並購買日軍修築之房舍道路,共50萬兩。1879年4月4日,日本廢琉球藩,改為沖繩縣,完全吞併了琉球。
1877年,以何如璋為首任公使的清外交使團赴日,1882年9月正式開設駐日公使館。
1884年12月4日,朝鮮貴族開化派和日本公使共同策劃並發動政變,殺死守舊派官員,宣布和清政府斷絕關係,是為「甲申政變」。不到3天,朝鮮守舊派依靠清軍擊敗日軍,重新掌權。
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6月2日,日本內閣作出出兵朝鮮的決定。6月3日,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協助鎮壓。1894年7月19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逼令朝鮮政府廢除《中朝通商條約》,並驅逐清軍出境。23日,日軍攻佔朝鮮王宮,成立以大院君李?應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鳥令大院君宣布廢除中朝兩國間的一切商約,並授權日軍驅逐屯駐牙山的清軍。當天,日本聯合艦隊在豐島附近海域對中國運兵船及護航艦發動突然襲擊;29日,日本陸軍第5師之混成第9旅向由牙山移駐成歡的清軍葉志超部發動進攻,清軍敗退平壤。1894年8月1日,清政府對日宣戰。同一天,明治天皇發佈宣戰詔書,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1894年9月,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沉毀6艦,死傷千餘人,管帶鄧世昌殉難;日本聯合艦隊受重創5艦,死傷六百餘人,日軍取得勝利。隨後,由於李鴻章奉行「保船」政策和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為自己慶祝壽辰等因素的影響,北洋海軍龜縮於威海衛基地,坐視日軍攻佔旅順;陸軍方面,又因葉志超等人私自撤退,導致清軍鴨綠江防線小戰即潰,繼而全面潰敗,日軍佔領遼東半島。此後,日軍又從成山角攻入山東半島,從內陸側後襲擊威海衛,清軍又敗,北洋艦隊水師提督丁汝昌自殺身亡。最終,日本取得全勝;曾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不復存在,清政府除乞和外再無出路。
1895年3月30日雙方簽訂《中日停戰條約》,1895年4月17日,清朝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春帆樓簽署了《中日馬關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從朝鮮半島撤軍並承認朝鮮的「自主獨立」,中國不再是朝鮮之宗主國; 中國割讓其東南的台灣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群島和東北部的遼東半島給日本;中國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康有為梁啟超流亡日本。清政府派出知府銜道員劉學洵與員外郎慶寬以「考察商務」為名赴日,相互密商結盟,並引渡康梁回國。但劉學洵與慶寬辦事不力,逐告吹。
戊戌政變後完全控制清廷的慈禧,對西方反對她廢黜光緒十分不滿。1900年1月,慈禧發佈詔令維護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放任山東的拳民湧入直隸,燒教堂、殺洋人及教民、毀壞一切洋物。6月11日,日本駐華使館書記杉山彬在永定門內被剛調入京的董福祥的甘軍所殺 ,並開腹剖心。同日,駐天津的各國領使組織二千人的聯軍增援北京十一國公使館,此後又不斷增兵至5萬人。6月17日聯軍攻佔大沽口炮台。6月20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代表各國前去總理衙門要求保護,途中被清兵伏擊身亡。6月21日,已無退路的清政府以光緒的名義,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同時宣戰。7月14日,聯軍佔領天津。至8月16日晚,經過激烈交火,聯軍已基本佔領北京全城,慈禧及皇室成員倉皇出逃到西安。在美國的歷史記載里,稱這次解除公使館危機軍事行動為中國解救遠征,中國則稱之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簽署《辛丑條約》。中國雖然免於領土被瓜分,但需要向各國賠償4.5億兩白銀,史稱「庚子賠款」,由關稅及鹽稅中扣付。八國聯軍侵華的同時,俄國乘機佔據了中國東北的大片領土,俄國在遼東的租界也得到承認。俄國的行動威脅到英美所希望門戶開放政策,並與希望在遼東和滿洲擴展勢力的日本發生衝突,1904年2月爆發了慘烈的日俄戰爭。
1905年9月5日,在日俄戰爭中戰敗的俄國與日本簽訂了《樸茨茅斯和約》。根據條約,俄國將此前佔領的庫頁島南半部(北緯50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島嶼割讓給日本;將旅順、大連及附近領土領海的租借權轉讓給日本;承認朝鮮為日本的「保護國」。條約簽訂後,日、俄兩國立刻逼迫清政府予以承認。1905年12月22日,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接受日、俄《朴次茅斯和約》中的所有規定,還額外給日本以某些權益。
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日本既支持革命黨也支持清王朝,圖謀分裂中國。武昌起義爆發之後的10月28日日本駐華公使伊集院彥吉緻密電給內田康哉外務大臣:「帝國政府亟須當機立斷,下定決心……趁此絕好時機,亟應在華中、華南建立兩個獨立國家,而使滿清朝廷偏安華北……維持滿清朝廷於華北一隅,而使其與南方漢人長期對峙,乃屬對帝國有利之上策。」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10225
Library
Library
643.1 4499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