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如何閱讀一本書 / 莫提默.艾德勒, 查理.范多倫 著
其他書名
如何閱讀一本書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019.1 4443
出版臺灣商務, 2003
主題閱讀法.
ISBN957-05-1798-0
附加ISBN
9789570517989

註釋

內容簡介   每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做為一個分析閱讀的讀者,你的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一本書出現在你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衣服裹著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你用不著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為那是你了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
  ──第七章 透視一本書
選載 第一章
閱讀的活力與藝術
  這是一本為閱讀的人,或是想要成為閱讀的人而寫的書。尤其是想要閱讀書的人。說得更具體一點,這本書是為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
  這裡所謂「閱讀的人」(readers),是指那些今天仍然習慣於從書寫文字中汲取大量資訊,以增進對世界了解的人,就和過去歷史上每一個深有教養、智慧的人別無二致。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即使在收音機、電視沒有出現以前,許多資訊與知識也是從口傳或觀察而得。但是對智能很高又充滿好奇心的人來說,這樣是不夠的。他們知道他們還得閱讀,而他們也真的身體力行。
  現代的人有一種感覺,讀書這件事好像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必要了。收音機,特別是電視,取代了以往由書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就像照片取代了圖畫或藝術設計的部分功能一樣。我們不得不承認,電視有部分的功能確實很驚人,譬如對新聞事件的影像處理,就有極大的影響力。收音機最大的特點在當我們手邊正在做某件事(譬如開車)的時候,仍然能提供我們資訊,為我們節省不少的時間。但在這中間還是有一個嚴肅的議題:到底這些新時代的傳播媒體是否真能增進我們對自己世界的了解?
  或許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比以前的人多了,在某種範圍內,知識(knowledge)也成了理解(understanding)的先決條件。這些都是好事。但是,「知識」是否那麼必然是「理解」的先決條件,可能和一般人的以為有相當差距。我們為了「理解」(understand)一件事,並不需要「知道」(know)和這件事相關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換句話說,現代的媒體正以壓倒性的氾濫資訊阻礙了我們的理解力。
  會發生這個現象的一個原因是:我們所提到的這些媒體,經過太精心的設計,使得思想形同沒有需要了(雖然只是表相如此)。如何將知識份子的態度與觀點包裝起來,是當今最有才智的人在做的最活躍的事業之一。電視觀眾、收音機聽眾、雜誌讀者所面對的是一種複雜的組成──從獨創的華麗辭藻到經過審慎挑選的資料與統計──目的都在讓人不需要面對困難或努力,很容易就整理出「自己」的思緒。但是這些精美包裝的資訊效率實在太高了,讓觀眾、聽眾或讀者根本用不著自己做結論。相反的,他們直接將包裝過後的觀點裝進自己的腦海中,就像錄影機願意接受錄影帶一樣自然。他只要按一個「倒帶」的鈕,就能找到他所需要的適當言論。他根本不用思考就能表現得宜。
  主動的閱讀
  我們在一開始就說過,我們是針對發展閱讀書的技巧而寫的。但是如果你真的跟隨並鍛練這些閱讀的技巧,你便可以將這些技巧應用在任何印刷品的閱讀上──報紙、雜誌、小冊子、文章、短訊,甚至廣告。
  既然任何一種閱讀都是一種活動,那就必需要有一些主動的活力。完全被動,就閱讀不了──我們不可能在雙眼停滯、頭腦昏睡的狀況下閱讀。既然閱讀有主動、被動之對比,那麼我們的目標就是:第一提醒讀者,閱讀可以是一件多少主動的事。第二要指出的是,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這個讀者比另一個讀者更主動一些,他在閱讀世界裡面的探索能力就更強一些,收獲更多一些,因而也更高明一些。讀者對他自己,以及自己面前的書籍,要求得越多,獲得的就越多。
  雖然嚴格說來,不可能有完全被動閱讀這回事,但還是有許多人認為,比起充滿主動的寫跟說,讀與聽完全是被動的事。寫作者及演說者起碼必需要花一點力氣,聽眾或讀者卻什麼也不必做。聽眾或讀者被當作是一種溝通接收器,「接受」對方很賣力地在「給予」、「發送」的訊息。這種假設的謬誤,在認為這種「接收」類同於被打了一拳,或得到一項遺產,或法院的判決。其實完全相反,聽眾或讀者的「接收」,應該像是棒球賽中的捕手才對。  捕手在接球時所發揮的主動是跟投手或打擊手一樣的。投手或打擊手是負責「發送」的工作,他的行動概念就是在讓球動起來的這件事上。捕手或外野手的責任是「接收」,他的行動就是要讓球停下來的這件事上。兩者都是一種活動,只是方式有點不同。如果說有什麼是被動的,就是那只球了。球是毫無感覺的,可以被投手投出去,也可以被捕手接住,完全看打球的人如何玩法。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關係也很類似。寫作與閱讀的東西就像那只球一樣,是被主動、有活力的雙方所共有的,是由一方開始,另一方終結的。
  我們可以把這個類比的概念往前推。捕手的藝術就在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快速球、曲線球、變化球、慢速球等等。同樣的,閱讀的藝術也在盡可能掌握住每一種訊息的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當捕手與投手密切合作時,才會成功。作者與讀者的關係也是如此。作者不會故意投對方接不到的球,儘管有時候看來如此。在任何案例中,成功的溝通都發生於作者想要傳達給讀者的訊息,剛好被讀者掌握住了。作者的技巧與讀者的技巧融合起來,便達到共同的終點。
  事實上,作者就很像是一位投手。有些作者完全知道如何「控球」:他們完全知道自己要傳達的是什麼,也精準正確地傳達出去了。因此很公平地,比起一個毫無「控球」能力的「暴投」作家,他們是比較容易被讀者所「接住」的。
  這個比喻有一點不恰當的是:球是一個單純的個體,不是被完全接住,就是沒接住。而一本作品,卻是一個複雜的物件,可能被接受得多一點,可能少一點;從只接受到作者一點點概念到接受了整體意念,都有可能。讀者想「接住」多少意念完全看他在閱讀時多麼主動,以及他投入不同心思來閱讀的技巧如何。
  主動的閱讀包含那些條件?在這本書中我們會反覆談到這個問題。此刻我們只能說:拿同樣的書給不同的人閱讀,一個人卻讀得比另一個人好這件事,首先在於這人的閱讀更主動,其次,在於他在閱讀中的每一種活動都參與了更多的技巧。這兩件事是息息相關的。閱讀是一個複雜的活動,就跟寫作一樣,包含了大量不同的活動。要達成良好的閱讀,這些活動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人越能運作這些活動,閱讀的效果就越好。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07618
Library
Library
019.1 4443
可出借
--
2
C008679
班主任推薦書籍 -- 中五
Reading Corner 5B
019.1 4443
可出借
--
共2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