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古樹英華-英華書院校史 / 劉紹麟 原著
其他書名
古樹英華-英華書院校史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524.8233 7210
出版英華書院校友會, 2001
主題英華書院校史.
ISBN962-86125-1-4

註釋

英華書院(Ying Wa College)是香港一所直資男子中學。學校現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管理,於2008年成為直接資助計劃中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學校之一。學校於2003年由牛津道遷至位於深水?區(西九龍填海區)的千禧校舍。
英華書院由蘇格蘭傳教士馬禮遜於1818年創立於馬六甲,其後於1843年遷校到香港。
早期的書院兼負教育和出版的工作,出版刊物包括發行香港首份華文報章《遐邇貫珍》,以及最先將《十三經》翻譯成英文出版等。
英華書院1818年於南洋馬六甲創辦,1843年遷至剛開埠的香港,當時香港已有一所於1842年創立的馬禮遜紀念學校(已關閉)。所以在香港教育史上第一所在香港辦學的英式學校是馬禮遜紀念學校,辦學歷史最長則為英華書院。其辦學過程是香港基督教史和香港教育史的重要一環。現校內仍存有當年由馬禮遜牧師所翻譯之聖經(現在的聖經是由他所翻譯),以及其他單張,展品大多都放在校內之校史館中展出。
歷史
英華書院是由來自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蘇格蘭傳教士馬禮遜牧師(Rev. Robert Morrison, D.D.)計劃創辦。他於1807年被差遣來華傳福音,是第一位來華的基督傳教士。由於當時滿清政府嚴禁洋人傳教,馬禮遜牧師只有以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Asian Company)翻譯員的身份留在廣州商館,暗中翻譯聖經和組織崇拜。1813年,倫敦差會另遣米憐牧師(Rev. William Milne, D.D.)來華協助馬禮遜牧師。米憐牧師抵達後,未獲准居留澳門,更不能以傳教者身份留居廣州。與馬禮遜牧師商討後,決定前往東南亞地區,建立一個傳道中心,並開辦一所學校,接待來自歐洲的年輕傳教士,讓他們學習東方語言;又廣納華人學生,向他們傳授西方知識及基本教義。於是,在1815年,馬六甲傳道中心成立。而在1818年11月11日,書院舉行奠基禮(此日因此被定為校慶日),主持典禮的是馬六甲英軍司令法誇爾上校(Major-General William Farquhar),蒞臨的嘉賓包括馬六甲總督泰森閣下(Jan Samuel Timmermann Thijssen)及其他知名人士。學校的英文名稱定為「Anglo-Chinese College」。1820年英華書院建成並正式開課。
當時,書院除了課室和教師學生的宿舍外,還設立了一個圖書館,一所小型博物館,一個印刷中心和一個植物園。然而除校舍配套以外,學校面對數方面的問題:
1. 學生人數不足。書院開辦初期,學生人數只有10人左右,傳教士先後只有3人入讀,當地學生入學只想學習官話(華語),與書院創立的目標相差甚遠。
2. 學生對基督教信仰興趣不大,接受洗禮者寥寥可數。
3. 書院經費主要來自各界捐獻,甚不穩定。
4. 傳教士之間出現意見分歧。
5. 米憐牧師需兼顧傳教、教學、校務、繙譯等工作,身心俱憊。
1822年,校長米憐在三十七歲的壯年逝世。
其後繼任的校長,包括宏富禮牧師(Rev. James Humphreys)、高大?牧師(Rev. David Collie)、紀德牧師(Rev. Samuel Kidd, M.A.)、湯雅各牧師(Rev. Jacob Tomlin)和伊雲士牧師(Rev. John Evans)等,都兼承書院的創辦宗旨,致力於語言教育、知識教育、宗教教育、翻譯和印刷等工作。在印刷方面,書院先後出版了由馬禮遜牧師和米憐牧師所譯的聖經、首份中文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英文通訊《印支搜聞》等。在1828年,傳教士台約爾(Samuel Dyer)前往馬六甲負責英華書院的印刷所事務,同時鑄造了中文活字銅模三千餘枚、以便鑄造漢字金屬活字。[3]
馬禮遜牧師曾計劃將書院搬遷到新加坡,組成新加坡學院(被視為萊佛士書院前身),但計劃最終告吹。
馬禮遜牧師亦於1834年逝世,歸葬澳門。
名漢學家理雅各牧師(Rev. James Legge, D.D.)於1840年接任為校長。兩年後,中英兩國簽訂《南京條約》,英人接管香港。倫敦傳道會亦決定將書院遷至香港,以展開對華傳道工作。1843年,英華書院和附屬的印刷廠遷至英屬香港,亦從新加坡運過來的將近3900個中文活字鋼模。
香港島堅道時期(1843年-1858年)
英華書院在校舍方面,由於馬禮遜紀念學校比書院更早一步由澳門遷港,並得到政府撥地建校,政府無意撥地予性質相近的英華書院。最後唯有將書院設立於上環鴨巴甸街與荷李活道交界,堅道的倫敦會傳道會大樓內。在經費方面,由於政府亦不願資助,書院需自行籌募經費。在辦學宗旨方面,倫敦傳道會認為書院遷港後的使命應為直接培訓傳道人才,亦應提昇至一所專上學院。因此將書院易名為倫敦會中國神學院(The Theological Semina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in China)。但倫敦會同意在未有適合學生入讀神學院前,保留開辦基礎教育。此時書院的工作重點包括傳道、繙譯和教學。1853年,香港首份以中文為主的報章《遐邇貫珍》(Chinese Serial)創立,是用英華書院的漢字活版印刷廠印刷發行的。
1846年,理雅各牧師帶同3位英華神學院的華人學生到英國,包括吳文秀,宋佛斂和李劍麟,並於1848年獲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親自接見[4] 。
然而,由於其後的英華畢業生未能如外界期望般從事佈道工作,捐款者頗有怨言,加上中國政局動蕩,理雅各牧師不得不在1856年停止收生,並於1858年結束學校。
停止辦學後(1858年-1870年)
書院結束後,印刷業務不受影響,繼續出版聖經、理雅各翻譯的中國經籍、雜誌、學童啟蒙書籍等。當時英華書院鑄造的中文活字舉世聞名:俄國沙王欽差大臣、法國巴黎學會、新加坡政府、太平天國、兩廣總督、上海道台、清廷總理衙門等,都先後購買過英華書院鑄造的中文鉛活字,或全套活字銅模。[5]王韜在1862年《香海羈蹤》一文中報道,當時香港共有三間書院,上環大書院(即皇仁書院),校長史安(Frederick Stewart),中環保羅書院(即聖保羅書院),校長宋美(George Smith),上環、中環交界處的英華書院,校長理雅各,「皆有子弟肄業,教以西國語言文字,造就人才,以供國家用。英華書院兼有機器活字版排印書籍。」[6] 1870年,書院將印刷部售予王韜、黃勝,書院的歷史亦一度中斷近半世紀。
王韜其後在荷李活道29號,創立中華印務總局;1874年創辦世界上第一家華資中文日報:《循環日報》。
復辦時期(1914年-1930年)
1911年,道濟堂各長老及張祝齡,皮堯士(Rev. W.T. Pearce),威禮士(Rev. H.R. Wells)諸牧師提出由興會興辦一所中學,培養教友的子弟,讓他們修畢中學課程後,可以升讀新開辦的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他們的建議獲教友廣泛支持。經反覆磋商後,決定向倫敦傳道會要求復辦英華書院,及派遣一位歐籍人士擔任校長。1913年,倫敦會贊同道濟堂的提議,並差曉士牧師(Rev. Arnold Hughes, M.A.)來港復辦英華。1914年2月,英華書院於堅道9號校舍重張旗鼓,有60至80人入讀。
當時書院急於解決數方面的問題:
1. 物色校長。為爭取政府資助,書院必須委任洋人為校長。微薄的薪酬難以吸引歐人長途跋涉來港,擔此重任。
2. 物色英語教師。政府對資助學校的英語教學水平要求甚高,物色歐籍英語老師一直是學校面對的困難。
3. 經費短缺。書院入不敷支,主要靠損贈和借貸維持,直到1918年得到政府資助,書院收支才告穩定。1927年,政府停發津貼,書院經濟再陷入危機,到1931年學院達到政府要求,再獲津貼。
4. 物色校舍。堅道九號是租來的校舍,租約甚短,因此復校初期三遷其址,至1918年末向政府租用般咸道82號禮賢會大樓才稍告竄定。
5. 確定宗旨。隨時代改變,復校後的書院純粹是一所教育機構,不再涉及傳教及印刷的事務。
曉士牧師掌校時,入讀學生人數不斷上升,更獲政府納入為資助學校。1919年,首次有英華學生考進香港大學。同年,書院又成立了英華青年會(與現在的學生會等同)和創立《英華青年》(Ying Wa Student)。
1922年,曉士牧師回英休假途中病逝,書院唯有向廈門英華書院借調腓立士牧師(Rev. L. Gordon Phillips)擔任校長。1924年,倫敦會命腓立士牧師返回廈門。書院面對缺乏外籍校長和外籍教師、政府隨時撤回津貼、校舍業權紛爭等問題,陷入再次停辦的危機。倫敦會的支持減退,道濟會自顧不暇,形勢十分嚴峻。這時,沈維昌和盧冠元兩位老師,堅決保校,由沈維昌先生(Mr. Richard Shum Wai Cheung)擔任校長,學校得以繼續辦學。由於條件不足,政府在1927年撤回津貼,校方因此籌劃自建校舍。
在沈校長帶領下,學生人數創復校以來的新高,有約200人,而且開設夜間小學,由書院的高年級生任教。復辦校報《英華月刊》,組織籃球隊,奪香港學界籃球聯賽冠軍。沈校長及倫敦會的威禮士和皮堯士牧師,最後決定與初成立的中華基督教會合作發展旺角弼街地段。
旺角弼街時期(1930年-1963年)
弼街56號校舍(現為中華基督教會望覺堂基督教大樓)於1928年落成,地下為教會,命名為「公理堂旺角第二支堂」,再易名為「望覺堂」。樓上為書院的課室和宿舍。1930年,新校舍正式開幕,由當時的港督金文泰爵士(Sir Cecil Clementi)主持開幕禮。沈校長於同年功成身退,將英華交還倫敦會。倫敦會委任舒活牧師(Rev. Frank Short)接任校長。政府肯定書院的辦學成就,恢復對書院的資助。小學部亦在1931年招生,實行中小學一條龍的辦學模式。學生人數約有四百人。
1938年,舒活牧師離任,薦舉自1933年已在書院任教的紐寶璐先生(Mr. Herbert Noble, O.B.E.)當校長。時正值日本侵華,政局動蕩,書院的發展亦受影響。
太平洋戰爭於1941年爆發,香港淪陷,書院被迫停課,紐寶璐校長參加了海軍義軍隊,而校舍則被日軍徵為工務廠棧。其後,紐寶璐校長被俘,囚禁於深水涉集中營。
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光復。書院亦於11月1日復校上課,繼續由紐寶璐先生出任校長。戰後,因中國內戰和嬰兒潮,香港人口迅速增加,學生人數激增至500多。1955年,校董會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新校舍,選址為九龍城區牛津道1B地段。
九龍塘牛津道時期(1963年-2003年)
1963年初夏,九龍塘牛津道[7][8]校舍啟用,由時任港督柏立基爵士(Sir Robert Brown Black)主持啟用典禮。但同年,書院被迫結束小學部,而掌校20多年,帶領書院經歷戰爭、復元、重建、擴充等階段的紐寶璐校長亦於12月27日逝世。
由於倫敦傳道會已改組為世界傳道會(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將名下香港學校的辦學權暫托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書院遂成為區會的附屬學校,由校董會負起監管學校的責任。紐寶璐校長去世後,校董會聘用艾禮士先生(Mr. Terence Iles)接任校長一職。
艾禮士校長在任期間,創立社制,首次舉行水運會,舉辦畢業禮、開放日、慈善賣物會等大型活動。1964年,校報《火炬》(Torch)創刊,書院為全港最早期擁有校報的學校之一。1971年,書院首度取得學界體育最高榮譽的亞米茄玫瑰挑戰盃。然而,艾禮士校長也有一些頗具爭議性的措施,例如1969年度,他在中六級取錄了15名女生,有人津津樂道,也有人認為破壞傳統。無論如何,這成了書院百多年歷史中的一段小插曲。
1972年接任校長的京力士先生(Mr. Rex King)革新課程,推廣普通話教育,鼓勵兩文三語。書院增至31班,有學生近1200人。1978年梅浩濱先生(Mr. Mui Ho Bun)出任校長,又致力加強訓輔工作,增設駐校社工。1984年,書院和日本濱松南扶輪社合辦港日文化交流計劃,每年選派三名學生赴日本學習,促進兩地文化交流。
1990年,楊寶坤先生(Mr. Yeung Po Kwan)接任校長。他主張校政民主化,重視和校友會的聯繫,又成立家長教師會,務求學生、教師、校友、家長和學校共同承擔書院的發展和監管的責任。此外,在1991年,書院恢復停辦數十年的社制比賽。1997年,書院出現了首位香港中學會考10A狀元曾申翹。
由於服務學校近40年的校舍,無論在空間或設施上都落後了。校董會放棄位於名校區的校舍,於2000年向政府申請西九龍的學校用地,並計劃重辦小學部,與中學結成「一條龍」學校。新校最終於2003年7月落成,9月開課。舊校校舍轉讓予曾在英華小學停辦時接收小學部學生的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九龍塘)。
英華中學在籌建西九龍新校期間曾向政府極力爭取為中小學共建同一禮堂,然而遭政府拒絕,結果兩校分別設置不同禮堂;諷刺的是同期的新校培僑書院作出同樣要求卻獲政府批准。
深水?區英華街時期(2003年-現在)
楊校長於2003年榮休,由李志華先生繼任。2004年,手球隊贏得了學界手球比賽十連冠。
" 2007年3月,校董會決定從2007年9月起加入直接資助計劃(直資),使英華成為第九間加入直資計劃的學校。
" 2011年3月,李志華先生決定於2011年9月起由鄭鈞傑先生擔任署理校長。
" 2011年11月,英華書院舉行了193校慶同樂日,是在2003年後最大的校慶慶祝活動。
" 2012年11月23日,鄭鈞傑先生被確定在2013年1月1日成為校長。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05290
Library
Library
524.8233 7210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