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新中國照相冊1949-1999 / 侯杰 主編
其他書名
新中國照相冊1949-1999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628.63 2723
出版三聯書店, 香港, 1999
主題中國 -- 歷史 -- 現代.
題目現代中國.
ISBN962-04-1687-2

註釋

中國是東亞的一個國家或地理區域,漢語中最早是泛指炎黃子孫在中原建立的國度,至現代國際體系成形後才開始作為國家的通稱。現今指以漢族為主、中華文化為基礎之國家。作為其根基的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對周邊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有深遠影響,形成漢字文化圈。
學者認為,歷史上的中國是以中華文化為最基礎、以漢族為主要人口的國家,無須以「中國」為國號;版圖最大之時不僅包括今天的大中華地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曾包括越南中北部、緬甸東北部、克什米爾一部、朝鮮半島北部、外東北、外蒙古,以及中亞和西伯利亞的部分地區。
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有國樂、戲曲、書法和國畫等,傳統娛樂活動有象棋、圍棋和麻將等。中國的格鬥術武術舉世聞名。茶、酒、菜和筷子等為中國的特色飲食文化,春節(夏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等為傳統節日。中國傳統上是一個儒學國家,以夏曆為曆法,以五倫為道德準則,以漢服為國服。中國人有強烈的父系宗族觀念和祖先崇拜,因此將代表家庭的姓氏置於人名之前。中國人還重視教育及對人才的選拔,春秋時期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開始辦私塾培養人才,漢朝時採用察舉推選政府官員,隋朝起實行科舉在平民中選拔人才。在古代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有所成就,明清以來西方的近代科技和民主政治思想傳入中國。
中國歷朝歷代都設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詳盡的歷史資料,如《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等。距今約4000多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成國家和朝代,後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迭,持續時間較長的朝代有夏、商、周、漢、唐、宋、元、明、清等。中原王朝歷史上不斷與北方游牧民族交往、征戰,如匈奴、突厥、鮮卑、蒙古和女真(滿族)等,其中,魏晉時代曾經有五胡亂華,而蒙古和女真甚至入主中原,改變了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發展進程,眾多民族融入中華民族的大家庭。
辛亥革命後,中國的君主政體於20世紀初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共和政體的確立;但1949年國共內戰後,存在兩個自稱為「中國」但互不隸屬的政治實體:
" 中華民國:成立於1912年1月1日,政體為自由民主制,目前有效統治區域為臺灣、澎湖、金門、馬祖與部分南海諸島。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政體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港澳地區則依一國兩制原則實行代議民主制,目前有效統治區域為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以及部分南海諸島。
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均聲稱對整個中國擁有主權,這兩個政治實體在法理上的領土互相重疊。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實際領土佔全中國面積的絕大部分(其直接統治區域又被稱為「中國大陸」)以及擁有聯合國之中國席次,故現今「中國」較多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此相對,現今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為臺灣本島,因而常簡稱為「臺灣」,或以「中華台北」等權宜名稱加入國際組織,目前已鮮少自稱「中國」。
中國,又以「華夏」、「漢國」、「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中土」等的代稱出現。「夏」,在商、周以前有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是現存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文獻,其中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之言;按《說文》中的釋義,「華,榮」,「夏,中國之人」。《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按照這裡的說法,華是指華美的服飾,夏指行禮儀的大國,而「華夏」的意思就是「身穿華美服飾的禮儀之邦」。而漢語「中國」一詞,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帶,漢語以及禮樂衣冠是中國的特徵,後逐漸帶有王朝統治正統性的意義。中國以外稱為四夷。在漢人心目中,其直接統治地區是為中國本土,其周圍四夷均為臣屬之地,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漢代始建蠻夷邱,南北朝建「四夷館」。明朝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等等。四夷必須臣服中國。1840年以來列強入侵中國,傳統中國作為天下中心,中國優於四夷的預設就漸漸被打破了。
詞源
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1世紀西周早期成王時代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其銘文記載了成王繼承武王遺志並營建東都成周的史實,其涉及「中國」部分銘文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這篇銘文把「中國」指為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在上古文獻《尚書·梓材》中(前六世紀彙編),記載道:「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肆。」是指當時周朝統治下的全國而言。詩經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此時「中國」的含義僅僅是周朝人對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稱謂,他們認為自己位於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則分別被他們稱為蠻、夷、戎、狄。到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則自稱都城為「中國」,其中「國」就是各諸侯的封地,《孟子》記載了一次齊王的談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此「中國」為都城之意。漢朝時則將其統治的中原地區稱為「中國」,如《史記·武帝本紀》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漢朝以來,「中國」一詞逐漸演變稱為正統的朝代的標誌,例如在南北朝時期和宋朝,北朝以據有中原正統而自稱「中國」,南朝以傳承前朝正統而自稱「中國」。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除制定國號為天下之號外,如唐、宋、明等,也把「中國」作為正統朝代的標誌稱號。到了清朝,自入主中原以來,統治者開始以「中國」自稱其全部統治區。1689年清朝與俄國簽訂的具有現代國際法水準的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中,首次將「中國」作為正式國號使用。當時國際上亦以「China」或相近的詞來稱呼清朝。到了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國父孫中山把中華民國的國號簡稱為「中國」,在中華民國國內的各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中國」首次成為廣泛使用的具有現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簡稱「中國」,國字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國家,一是指都邑。後來中國作為京師的含義漸漸不用,而作為全國的含義卻通行起來。
現代中文中「中國」一詞的含義有:
" 從歷史的角度,經歷了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一系列朝代和政權的連貫歷史的整體。
" 從民族的角度,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古代「中國」一詞指中原地區或漢族建立的王朝。新中國建立以後,對於中國的定義產生了變化。關於少數民族政權「外國說」成為中國歷史上民族和疆域問題爭論的焦點。一種史學觀點則是以漢族為首的王朝政治統治所及的範圍為準。以漢族或漢族建立的王朝代替中國,而且是客觀歷史的必然結果。特別是當外族入侵、民族矛盾達到極端尖銳的時候,漢族的王朝就更其有了「代表中國」的意義。根據德裔美國學者魏特夫的定義,五胡列國、北魏、後晉、西夏是滲透王朝,遼、金、元、清諸王朝或政權則是征服王朝,自外於中國。一些歷史學家則認為上述說法是傳統漢族封建統治階級的遺產,認為不宜以中國漢族王朝疆域的變更和伸縮為歷代中國領土範圍的作法,而主張從現代中國領土上溯,凡在此版圖之內者即為歷史上的中國。以後者的中國則包括了費孝通定義的中華民族(包含主體民族漢族和滿、蒙、回、藏、苗、壯、維等數十個少數民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劃分共55個少數民族))組成的國家整體,以少數民族利益為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出發點。,反對藏獨、疆獨宣傳的民族獨立國家理念。因而在近代,一般認為,祖輩出生在中國領土裡的,都可稱為華人。
" 從地理的角度,是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多於13億)、面積排行全球第3(國土面積約960萬km?,以兩岸實控面積總和來說)的國家。
" 從政治和行政的角度,目前包括二個互不統轄的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華民國政府,都互相宣稱包括對方控制的領土。目前,憲法稱中國實際包括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分別佔據的中國大陸三十一個省級行政區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另外台灣以及附屬島嶼的整體範圍。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