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吸血鬼 / 亞瑟. 柯南道爾 原著
其他書名
吸血鬼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F.889 1010
出版大步文化, 2000
主題西洋小說.
ISBN957-480-249-3

註釋

吸血鬼(英語:Vampire)是傳說中的超自然生物,通過飲用人類或其它生物的血液,能夠令自身長久生存下去。早期吸血鬼的傳說流傳於巴爾幹半島與東歐斯拉夫一帶。在這些傳說中,吸血鬼指從墳墓中爬起來吸食人血的亡者屍體。但近一百多年來隨?小說、電影、流行文化的不斷改編,吸血鬼的共通形象也已經逐漸演變為一類必須以吸血來保持生命力、在夜間活動、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奇幻生物,它們通常是邪惡的。
古代歐洲傳說中的吸血鬼
吸血生物的傳說源頭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在早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古希伯來文明、古羅馬文明等的神話傳說中,都有吸食人類精氣的魔鬼。但真正現代意義下的吸血鬼形象的建立,主要來自於18世紀時對東歐地區口頭流傳的民間傳說進行匯總編輯出版。
在這些傳說中,吸血鬼指的是死後能夠從墳墓里爬出來吸血的屍體。在醫療不發達的條件下,有些沒有真正死亡,只是休克了的人被下葬,而後在蘇醒的時候或者復又活動起來,被當成不死的存在。歐洲黑死病流行的時期,在人們極度恐慌的情形下會產生這類對死者繼續活動的懼怕,因而出現像尼塔特這種帶有傳染黑死病能力的德國吸血鬼傳說。
形象特徵
傳統東歐民間傳說中的吸血鬼,和現代流行文化中的形象有很大的不同。其特徵包括:
" 皮膚的顏色發暗,或呈紫色(往往被歸因於吸過了血)。
" 屍體腫脹。
o 往往是由於細菌造成腐敗脹氣。
" 從棺材中發掘出來時,口鼻處有血跡。
" 左眼往往是睜開的。
" 頭髮和指甲會繼續生長。
o 實際上,頭髮和指甲在死後繼續生長一說,主要是因為人死後皮膚會收縮,造成原本藏於體內的頭髮和指甲顯露出外面,而造成生長的錯覺。
這些特徵通常在被認為是吸血鬼的屍體上觀察到。
這些吸血鬼往往會從墳墓中爬出來,襲擊牛隻、羊群、或者村莊里的人類。
傳統東歐民間傳說中,成為吸血鬼的屍體一般在生前因特殊的原因而死去,在不同的民間傳說中,原因也多樣化。比如:
" 生前是女巫。
" 在俄羅斯民間傳說中,背叛了俄羅斯東正教會的死者。
" 被黑貓跳過的屍體。
" 罪犯或自殺的人。
" 被吸血鬼襲擊咬死的人。
為了防止這些死者可能會變成吸血鬼,一般會進行特殊的葬儀,例如:面朝下埋葬、在屍體旁放置鐮刀以驅散意圖佔據死者屍體的惡魔、在屍體上放置十字架,等等。
在吸血鬼的傳說中存在大量對應的避邪物,其作用是防止吸血鬼接近。常見的包括:
" 大蒜。
" 在屋頂上撒芥末籽或米粒。(這一方法源自民間傳說中,吸血鬼有數數字的強迫症。)
" 基督教聖物,比如十字架、聖水。
" 傳說吸血鬼不能越過河流。
儘管在早期傳說中,吸血鬼一般都是在夜間活動,但並沒有關於吸血鬼害怕陽光的直接描述。
通過特定的方法可以發現墓地中的哪一個墳墓可能埋藏?吸血鬼。比如觀察墳墓上是否有洞。也有的讓男童坐在馬駒上巡行墓地,馬會在有嫌疑的墳墓前停留。
當發掘有嫌疑的墳墓,並發現墳墓中的屍體具有吸血鬼的特徵後,需要通過特殊的手段消滅之:
" 肢解
" 斬首 (德國與斯拉夫地區)
" 焚燒
o 在中世紀,會挖屍體出來的,多為流行病的傳播期,人們覺得是吸血鬼在作惡。當發現有此跡象時,則會把屍體燒毀至只剩骨骼。
" 灑聖水
" 在嘴裡放入大蒜 (羅馬尼亞地區)
" 在屍體心臟釘入木樁 (主要在南斯拉夫地區)
o 在俄羅斯是釘入嘴裡,在塞爾維亞地區則是釘入胃部。
o 俄羅斯地區使用梣樹木樁,塞爾維亞地區使用白荊棘木樁。
埋葬的屍體往往因細菌分解產生氣體,因而產生腫脹現象,並由此被認為是吸血鬼。釘入木樁或肢解都能夠釋放出屍體內的氣體,造成消滅了吸血鬼的印象。傳統民間在埋葬有可能變為吸血鬼的死者時,在其身邊放置鐮刀或鐵針等尖銳的物體,在民俗學上是為了避免惡魔進入死者屍體,但實際上起到了當屍體膨脹時將其戳破並釋放氣體的作用。
" 利用其懼怕烈日光線的習性,電影惡夜30中有用紫外線燈照射的現代處置法。
現代流行文化中的吸血鬼
當前流行文化中的吸血鬼形象與古代歐洲傳說頗有差異,最早來源於愛爾蘭作家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於1897年出版的以吸血鬼為題材的哥德式恐怖小說--《德古拉》(Dracula)。
這部小說以15世紀時瓦拉幾亞(羅馬尼亞南部一公國)的領主弗拉德三世為原型創作。小說中的主人公德古拉有別於以往古代神話和傳說中的吸血鬼醜陋、沒有智力的動物形象,作者將吸血鬼描繪成文質彬彬、聰明、具有吸引異性魅力,能夠控制受害人的思想的紳士。這本小說的成功和流行使得德古拉成為吸血鬼的代名詞。早期的吸血鬼電影幾乎都以這本小說為基礎改編。
1976年,美國作家安妮·萊絲(Anne Rice)發表了《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一書,並在1994年改編成同名電影,對後來流行文化中的吸血鬼形象造成了很大影響。
但安妮·萊斯創造的吸血鬼形象與傳統形象也略有不同,比如,她筆下的吸血鬼並不害怕大蒜或十字架,也不會被木樁釘死。
現代相當多的電子遊戲與奇幻小說,其中的吸血鬼形象設定來源於白狼遊戲於1991年所發行的角色扮演遊戲:《吸血鬼:千年潛藏》。在這個遊戲中,吸血鬼的祖先是亞當的兒子該隱,因殺死自己的弟弟而受到上帝詛咒成為第一個吸血鬼。從該隱起,吸血鬼通過初擁將人類變成新的吸血鬼,進而形成了十三個具有不同能力的氏族。
近年來吸血鬼在流行文化中的形象開始進一步時尚化與現代化,其代表就是美國小說家史蒂芬妮·梅爾(Stephenie Meyer)於2005年出版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說,與改編的同名電影系列。
形象特徵
由於不同的創作者往往將自己的獨創設定添加進作品中,因此很難歸納出通用於所有文學影視遊戲作品的形象。但如果盡量擷取其共通之處,那麼在現代流行文化中,吸血鬼的典型形象和特徵包括:
" 具有尖長的獠牙,一般為上排的兩枚犬齒。有些吸血鬼能夠控制獠牙伸長和縮短。
" 皮膚蒼白,發怒時眼睛發紅。
" 害怕照射到陽光,在太陽下會燒起來變成灰。(源自於古代焚燒疑似吸血鬼的屍體)
" 具有很強的恢復能力,普通武器包括槍械很難使吸血鬼致命。
" 懼怕十字架和大蒜。這一點在現代作品中越來越少出現,往往出現在一些戲謔性作品中。
" 沒有影子,在鏡子中也不會照出倒影。(可能是因為傳說吸血鬼沒有靈魂)
" 具有超自然能力,例如心靈控制等等。
" 可以通過稱為初擁的儀式將正常人類轉變為吸血鬼。
由於德古拉是伯爵,所以典型的歐洲吸血鬼外形通常是穿?貴族禮服,並披?外面黑色裡面血紅色的高領斗篷。
不少作品中的吸血鬼具有化身蝙蝠的能力。但在早期傳說中,吸血鬼並不具有這一能力,直到小說《德古拉》將這一能力賦予吸血鬼。實際上,吸血蝙蝠的得名卻是反過來,得自吸血鬼。
吸血鬼的相關史實與科學解釋
有研究傳說中的吸血鬼有可能與狂犬病有關,理由是相當多的癥狀與其較為相符:畏光,討厭刺激性的氣味(如大蒜),面色蒼白,有口部肌肉抽搐想咬東西的慾望(訛化為尖的牙齒並善於咬人),傳染途徑(被咬後感染)等等,並認為吸血鬼的傳說可能與古代大規模疫情爆發有關。
14世紀,歐洲發生了大面積的瘟疫,為了避免受到傳染,人們往往並不仔細辨別病人是否真的死去而就匆匆將他們掩埋,由於某種原因人們打開墳墓,會發現屍體變了姿勢,還沾有血跡,這不過是由於當時被掩埋者尚未死去,在棺材內醒來後掙扎所至,但在當時因為貧窮和缺乏教育的地區如東普魯士,西里西亞,波希米亞等地卻被傳為吸血鬼,從而引發了持續幾百年的吸血鬼迷信。
斯拉夫語地區的吸血鬼民間傳說最多,歷史可以追溯到基督教與異教信仰激烈衝突的9世紀。在以後的有案可查的歷史中,也逐漸出現了更多確實能和吸血鬼相互聯繫的事件和人物,可能是由於這些事件才真正開始了一些傳說。
18世紀是吸血鬼的黃金時期,1710年瘟疫再度流行,東普魯士深受其害,當局為了消除人民的恐懼,或者說官民一致認為瘟疫的罪魁禍首是吸血鬼,當局採用了許多駭人聽聞的手段,比如把一座公墓里的墳墓全部打開,看看哪些人的屍體沒有腐爛或指甲、頭髮等有沒有在死後繼續生長。事實上,在18世紀前是沒有現代意義上吸血鬼一詞的。英語中第一次出現這個詞是在1732年。吸血鬼的存在被普遍接受就是在這個時期。
目前比較公認的關於吸血鬼的解釋是:被認為是吸血鬼的人實際上是??病(紫質症)患者。血??病又稱先天性紅血球紫質缺乏症(Congenital Erythropoietic Porphyria),是由於缺乏合成血紅素之酵素,造成前驅物之一「??(porphyrin,又稱紫質)」的累積,所引起的代謝性疾病,多有遺傳因素。紫質會累積在血液及尿中,令尿液呈紅色,且因為紫質具強力的吸光性,病人皮膚會對光敏感,牙齒會出現螢光,亦會造成貧血。根據??代謝紊亂的部位,分為紅細胞生成性血??病、肝性血??病。本病多見於嬰兒,成人也可發病,稱為遲發性皮膚血??病。此病患者怕光(光照後會引起皮膚潰爛、結痂、大面積黑色素沉?),對大蒜過敏(大蒜的刺激性氣味能引起病發),眼珠呈紅色,補充血紅蛋白有利於緩解病情。少數偏激患者認為飲用鮮血可以補充血紅蛋白,從而引發了吸血鬼傳說。

" 與吸血鬼相關的歷史人物
" 吉爾斯·德·萊斯男爵(Gilles de Rais,1404年-1440年10月26日):著名的黑巫術師,百年戰爭時期他是聖女貞德的戰友,曾被譽為民族英雄,貞德被俘以後,男爵退隱於馬什庫勒和蒂福日的領地埋頭研究煉金術,希望借血來發現點金術的秘密,他大約把300名以上的兒童折磨致死,後來被施以火刑。但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吸血鬼。
" 弗拉德三世(Vlad III,1431年11月-1476年12月):他是15世紀時瓦拉幾亞公國的領主,他有兩個綽號:穿刺公(?epe?),龍之子(DRACULA),他曾擊退了來自奧斯曼帝國的入侵者,成為民族英雄,但他殘暴冷酷,曾將成千上萬的戰俘用尖木樁釘死,許多編年史都將他描述為暴君,「即使是歷史上最嗜血的古羅馬暴君:尼祿,戴克里先也沒有如此殘酷和難以計數的刑罰」最重要的是,400年後,英國作家布拉姆·斯托克以其為原型寫成哥德式小說《德古拉》(Dracula,1897年出版),他才得以聞名天下,並隨?斯托克小說被一再改編、搬上銀幕、舞台、電視而成為吸血鬼的代名詞。弗拉德三世像現藏於維也納藝術歷史博物館。
" 巴托裡伯爵夫人(Erzs?bet B?thory,1560年8月7日-1614年8月21日):這位夫人是那達斯地伯爵的遺孀,由於伯爵常年在外征戰,伯爵夫人無聊之間,在僕人托爾科的慫恿下,學習妖術,在1600年伯爵去世以後更加肆無忌憚,經常挾持附近村莊裡的少女,並加以折磨,據相關編年史記載,伯爵夫人在喝受害者的血時非常快樂,甚至把血裝滿浴盆用來沐浴,使自己永保青春美麗。其奶媽尤奧,管家烏依瓦裡,女巫達爾維拉亦有參與此事。1610年12月30日,她的表兄圖爾索伯爵率兵攻克城堡救出一些受害者,伯爵夫人因其貴族關係,而只被判終生監禁,共犯一律處以極刑,城堡也由此荒蕪。巴托裡伯爵夫人的畫像現藏於布達佩斯Andras Dabasi國立博物館,歷史畫廊。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05304
Library
Library
F.889 1010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