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日本近代政治史 第一卷 : 西歐的衝擊與開國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731.26 2026
出版桂冠, 1990
主題日本 -- 歷史 -- 近代.

註釋

明治維新是指日本在1860年代到1880年代間,以維新志士所建新政府為核心的民族統一主義與西化改革運動。在當時此一改革運動稱為御一新或一新,後世則以此為明治天皇時期的運動,稱之為「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期間,由「薩長土肥」藩士成立的新政權在戊辰戰爭中消滅德川幕府和反抗者,推行版籍奉還,結束長達600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建立日本近世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政府。政治上,他們透過推行天皇親政和推行議會政治(合議)的精神,力圖建立仿效西方三權分立的新式政府,以求擠入西方列強之林;經濟上則推動財政統一,穩定幕府後期嚴重負債的國家財政,並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社會上並且提倡「文明開化」,大力發展教育等措施;對外關係上,除了推動廢除與列強之間的不平等條約外。也積極開發蝦夷地和入侵琉球,展現出強硬的姿態,並為日後日韓合併的發展積極鋪路。
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史中扮演關鍵的角色,它建立起穩固的中央政府和新的社會體系,以藩閥和大資本家取代過去武士統治的階級政治,打下不可逆的現代化基礎,使日本快速發展,為日後躋身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關於「明治維新」的開始與結束有多種說法。最狹義的講法是主張從第二次長州征討(1866年)開始,直到1867年明治元年為止。但考量到維新思想的發展,大多數的說法時間都超出此說甚多。
開端
目前對於維新運動開端的主要主張,有天保期和開國期兩種說法:
" 天保期的說法:以1837年(天保八年)的大鹽平八郎之亂或1843年(天保十四年)天保改革失敗為起點,認為德川幕府無法改善經濟衰退和由此造成的階級衝突激化是造成維新改革出現的主因。
" 開國期的說法:以黑船來航(1853年)或簽訂《安政通商條約》(1858年)作為開端,認為這些外來的壓力加劇了國內的緊張關係,這促使變革的想法出現,最後推動維新運動誕生。
結束
明治維新終結的時間則有多種說法,其背後的立場也不盡相同,有的?重在政府體系的改變,有的則?重在經濟因素或生產關係的矛盾:
" 1871年:主張完成廢藩置縣代表幕府體制至此終結,新政府下的統一國家正式確立。
" 1873年:主張明治六年政變結束明治初年一連串改革法令的推行和新政府內部的衝突,確立大久保政權的官僚獨裁政府形態。
" 1877年:認為西南戰爭結束代表士族叛亂終結,進入自由民權運動時代。隔年(1878年)大久保利通遇刺後維新三傑皆去世宣告維新志士的時代結束。
" 1879年:認為琉球處分代表近代日本正式完成國家版圖統一,這也意味?以犧牲少數民族的方式擴展國家主權的列強政治開始出現,以及幕府舊體制與國際關係最後的交匯點,可呼應因黑船來航而開始的內外體制衝擊。
下述三種主張則不同程度將自由民權運動納入維新運動中,可以說是進一步擴張的論點:
" 1881年:主張明治十四年政變結束以舊領主和御用商人為主的政權結構,政府的統治基礎轉型為近代資產階級。
" 1884年:認為秩父事件代表過往封建農村體系與幕藩制度的對立衝突被資本家與大地主和佃農與無產勞動者之間的對抗所取代。
" 1889年:認為《大日本帝國憲法》制定和〈教育敕語〉頒佈構成了明治政府的法律架構與政治意識形態,而帝國議會召開則確立資產代議民主的成型。
歷史背景
維新運動可追朔至內部和外部因素。就內部而言,德川幕府晚期面臨前所未有的體制危機,無法解決財政惡化、通貨膨脹、農村土地兼併和城市無業流動人口增加等問題,這導致整體上其威信逐漸下滑。但另一方面,隨?18世紀中葉水戶學等皇國主張的國學派興起,已沒落數百年的京都朝廷聲望逐漸抬升,已不再像過去任意受幕府擺布,同時一些不受幕府節制的西南外藩如長州藩、薩摩藩、土佐藩與肥前藩等改革成功,政治經濟實力大為增強,成為足以與幕府權威抗衡的雄藩。於是在幕末時政治上已從幕府統治的一元政治體系逐漸轉為主權上由朝廷與幕府並立,行政上幕藩二元的體制。
外部局勢上,18世紀後期俄國探險家在遠東探險,多次進出庫頁島與蝦夷地等幕府認為是實際領土的區域,同時也多次要求登陸補給與開港。1840年鴉片戰爭後英國等西方列強打破清朝閉關政策,相繼取得中國的貿易與諸多通商權力,日本受到列強開放的壓力大為增加,使其強硬的鎖國體制開始逐漸鬆動。1853年黑船事件爆發,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率艦隊直入江戶灣,強迫幕府與之談判,1854年1月,幕府無視朝廷下達攘夷要求,與美國簽訂《日美神奈川條約》,同意向美國開放除長崎外的下田和箱館(函館)兩個港口,並給予最惠國待遇,正是宣告鎖國政策結束。此後英法等列強繼之訂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不但造成尊皇論主導的輿論不滿,與列強的不平等貿易也加速社會經濟的動盪,以及與朝廷關係的惡化。
維新思想發展
黑船事件後,尊皇攘夷激化了
維新政權成立
在地方上,與西方列強有過交涉甚至短暫交戰經驗,因而具有維新思想的藩士們(長州、土佐、薩摩等藩),自1866年開始結成軍事聯盟,並嘗試與天皇接觸,主張倒幕。1867年,新繼位的明治天皇向倒幕派送去了許可倒幕的密詔。後來,幕府將軍德川慶喜為了轉移矛頭,在?本龍馬居間斡旋下,提出「大政奉還」上奏文,表明將政權歸還給天皇,但仍拒絕交出兵權與領地,並計劃利用天皇重新掌政,在倒幕派皆對政務運作不熟悉之時,派遣家臣進入政府,藉協助之名掌控政治。倒幕派對於這樣的結果很不甘心,但由於武力倒幕的正當性銳減,因此只好暫時按兵不動。
後來,政府內倒幕派與德川派的鬥爭漸趨白熱化。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頒佈「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廢除幕府,並命令德川慶喜「辭官納地」,將一切權力重新歸於天皇。當倒幕派得知德川慶喜決定從大?(今大阪)出兵進攻時,旋即派出以薩摩藩、長州藩成員為主力的軍隊,在京都附近的鳥羽、伏見兩地展開激烈戰鬥。經過三天的交戰,以寡擊眾的新政府,在新式軍隊與精良武器的助威下取得重大勝利,並決定乘勝追擊,派遣東征軍攻打德川幕府的中心據點-江戶。
倒幕派組成了新的政府,揭示基本施政方針的「五條御誓文」則於同年4月6日公布。新政府軍、舊幕府軍雙方決戰江戶之前,幕府代表勝海舟與新政府代表西鄉隆盛達成協議:以國家為重,一致對外。1868年5月3日,江戶不流血和平開城,幕府至此正式瓦解。不過在日本東北地區,以會津藩為首組成的奧羽越列藩同盟,仍然繼續反對新政府。由於新政府軍掌握軍力優勢,叛亂於同年11月即被平定。舊幕府海軍將領榎本武揚率八艘軍艦和幕府殘兵至北海道,並在1869年1月建立「蝦夷共和國」。同年6月,在新政府軍的進攻下,榎本武揚投降。因戰爭開始的1868年干支為戊辰年,而被稱為「戊辰戰爭」的內戰至此結束。
改革精神
五條御誓文是日本明治天皇於慶應4年陰曆3月14日(1868年4月6日)發表的誓文。明治天皇親率文武百官在京都御所的正殿紫宸殿向天地、人民宣誓,揭示國是方針,堂堂開啟了明治維新的歷史序幕。
誓文由福井藩的由利公正起草宗旨大意,土佐藩的福岡孝悌初修,木戶孝允、岩倉具視、三條實美續修加訂,最後呈付明治天皇裁決定案。木戶孝允並提議由天皇親率百官在神前宣誓。
誓文正本由明治天皇的書道師範有栖宮幟仁親王撰寫,三條實美代表天皇宣讀,之後文武百官一一於奉答書上簽名。誓文及奉答書皆記載於太政官日誌。
維新政府的組織
維新政府是薩摩、長州、土佐與肥前四藩(一般稱為「薩長土肥」)藩士和尊皇派公家等實力者主導,融入大量前幕府(包含幕府解散後改組成的駿府藩)的中階官僚(通稱為幕臣)所形成的政權。名義上政府是以天皇為首,太政大臣宣政的親政公議政權,但真正的實權則是「薩長土肥」的藩士們掌握,其中薩摩的大久保利通與長州的木戶孝允這兩位薩長領袖的影響力特別大。但各藩士之間的理念不同,政府的體制也未成熟,因此政府內部經常出現政治衝突,連帶影響到政府的組織改革。
維新政府組織可以明治六年政變做為分水嶺。在此之前新政府的組織以鎮壓叛亂、穩定稅收和建制為主,加上公議的主張影響,因此主要實權集中在大藏省和兵部省,政府組織變動激烈。但明治六年政變後,以大久保利通和木戶孝允為首的內治派見識到西方工業革命的富強,創立了內務省和工部省,和大藏省構成核心的行政體系,政府組織趨於穩定。政策也轉向投入大量工業與交通建設,以及強化國家動員與監控能力。
天皇
睦仁天皇取《易經》中的「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為年號「明治」。維新是來自《詩經》(《詩·大雅·文王》)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維新政府為鞏固天皇的公眾影響力,讓其,大幅改變宮廷制度。先是選出皇后,解散宮女
為了擺脫公家干政的陋習,大久保提出遷都大阪的構想,但消息傳出後遭到京都民眾激烈地反對,因此僅安排大阪行幸。之後接受大木喬任和江藤新平建議,決定遷都到原幕府所在地江戶,於是1869年明治天皇行幸江戶,隔年正式遷都,改江戶為東京。
為了確立天皇的威信,天皇不定時到全國行幸。
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的組織以
方便頒佈一系列改革措施。廣義來說,明治維新是要將封建的日本通過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來達至現代化。
" 1868年4月7日天皇又公佈《五榜禁令》
" 改革身份制度,廢除四民制度,將過去的公家、大名等貴族改稱為「華族」,武士改為「士族」;為減輕因「版籍奉還」而連帶的財政負擔,逐步廢除封建俸祿;此外亦頒佈武士「廢刀令」,以及建立戶籍制度基礎的「戶籍法」。
" 司法方面,仿傚西方制度,分別於1882年訂立法式刑法;1898年訂立法、德混合式民法;1899年訂立美式商法。

" 宮廷貴族:岩倉具視,三條實美;
" 掌握實權的,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及;
" 還有土佐藩的板垣退助及肥前藩的大隈重信。
地方政府
戊辰戰爭期間,維新政府將佔領的幕領和朝敵藩領地劃為最初的直轄地(也稱天領)。直轄地中京都、大?和江戶設立府,其他則設立縣。此時各藩則持續推動改革,強化財政體制,以應付龐大戰爭造成的負債。
對於體制上,各藩分成郡縣和封建兩派,雙方勢均力敵而毫無結論。
之後在藩閥指導下,1869年6月「薩長土肥」四藩聯合上書朝廷,要求將領地還給朝廷,隨後其他藩紛紛上書支持,於是推動版籍奉還。維新政府將各藩主任命為藩知事,代為管理,因此其直轄領大體沒變
「廢藩置縣」政策,將日本劃分為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
改革內容
岩倉使節團的影響
財政與經濟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
"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興築新式鐵路、公路。1872年,第一條鐵路-東京(新橋)至橫濱(櫻木町)間鐵路通車;到了1914年,日本全國鐵路總里程已經超過7,000公里。
" 三菱
軍事
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海、陸軍。陸軍聘請德國教官訓練,海軍則學習英國,並灌輸武士道精神和忠君愛國思想。
外交
1883年設立鹿鳴館,由外務卿井上馨與妻子主持了盛大的鹿鳴館開業典禮,廣邀西方外交使節與名流,開始所謂的「鹿鳴館外交」。
社會
政府大力鼓勵神道教,因為其宣揚忠於天皇的思想,對天皇統治國家有一定的幫助。為了進一步區分神道教與佛教(在明治時代之前,兩者非常相似及接近),政府更下達了「神佛分離令」。並於1873年取消基督徒傳教的禁令。
" 曆制上則停用陰曆(最後使用的天保曆),改用太陽曆計日(年號除外)。改變夫婦別姓的傳統,規定夫婦同姓,一般為妻從夫姓(入贅丈夫改妻姓)。
文化與宗教
" 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
" 義務教育,將全國劃分為8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大學區下設32個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中學區下設210個小學區,每個小學區設8所小學。總計全國有8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小學。教育機關頒佈「教育敕語」,灌輸孝道、忠君愛國等思想。
" 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03806
Library
Library 2 (Old)
731.26 2026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