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去看小洋蔥媽媽 / 岡野雄一 著; 黃友玫 譯
其他書名
去看小洋蔥媽媽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415.9341 7722
出版漫遊者文化事業, 台北市, 台灣, 2013
版本初版
主題老年失智症.
題目漫畫.
描述191 p.;ill.;23 cm.
ISBN9789865956486

註釋

母親,一般指生育小孩的女人;但在有些狀況下,僅養育小孩,或是僅提供卵子讓精子與之結合,但並未親自生育小孩的女人也可如此稱呼。
在生物學上,子女體細胞中成對的染色體,有一半是由母親的卵子的提供,因此可藉由DNA分析來辨別親屬關係,且父親精子與卵子結合時,只有提供細胞核的遺傳物質,因此子女細胞中粒線體的DNA皆來自母親,可由此來判別母系祖譜。
在社會學上,母親可能代表了養育與教養子女成長的女性,在法律上,女性也可以經由合法的管道,領養子女,或與有子女的男性結婚,進而成為該子女的法定母親。經領養而成為母親的稱為養母,與有子女男性結婚而成為母親的則稱為繼母、後母或晚娘。
母親的稱呼
在日常口語中,小孩對母親有許多不同的稱呼,包括媽、媽媽、媽咪(來自英語「Mummy」的粵語發音)或阿媽,有些地區子女(特別是古代)對母親的稱呼是娘、阿娘或娘親,又有阿母、老媽子(粵語,北方話「老媽子」是指中年或老年女僕)、老母等稱呼,滿語稱額娘。不過在日本漢字和網絡用語中,「娘」是女兒、少女或女子、姑娘的意思,例如「維基娘」。
對別人稱自己的母親有家母、家慈;稱已死去的母親為先妣[1];對別人母親的尊稱是令堂或令壽堂(粵語口語中另稱伯母)。要特別注意,有時候父親或母親的丈夫(繼父)也會用兒女對母親的稱呼(媽媽或孩子他媽)代表他的妻子。
子女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其母親的稱呼也有所不同。幼兒及少兒時期,子女通常用一些較親切的稱呼,如媽媽、媽咪等。青年之後,稱呼通常為媽等。
在古代中國的漢族皇族中,皇后所出的皇子和公主稱母親為母后,嬪御所出的子女需認皇后為嫡母,稱皇后為母后,稱生母為母妃,皇子、親王的子女亦稱母親為母妃。清代的皇子和公主則稱母后作皇額娘。英語「母后」(Queen Mother)一詞是指現任國王或女王的母親,即王太后,但王太后包括並非現任君主母親的前任王后。
在中國的一夫多妻家庭中,父親的正妻相對於庶出子女而言是嫡母,庶出子女稱嫡母為「大媽」、「大娘」。父親的妾相對於正室或其他妾所生的子女而言是庶母,子女會把庶母稱為「小媽」、「X媽」(X為在妻妾中的排行)、「阿姨」、「姨娘」等,「阿姨」、「姨娘」的稱呼相信是源於一些地區對母親妹妹的稱呼。
母親角色
在任何一個社會文化中,都有對於母親應扮演角色職責的期望和規範,此即母親角色(Motherhood),例如在傳統中國,母親被期望扮演教育子女的重要角色。
在美國1960年代的第二波婦女運動中,女性主義者開始對於西方傳統價值觀中對於母親角色的假設有所反省,認為許多對於母親角色的期望(照顧小孩、負責家務),其實是父權制度的產物。
母親過於勞累,包攬所有家務,反而不利於兒女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當他們獨立時,他們的生活習慣往往比一般人更差。
著名的母親
中國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是描述儒家學者孟子幼時,母親為了讓他習得良好的品行,將住家搬到學堂旁,並激勵他努力向學,終於成為一位著名的學者。但是,孟母三遷的故事最早見於西漢《列女傳》,與孟母生活的年代相差至少二百年,所以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已無可考。
" 聖母瑪利亞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14215
Library
Library
415.9341 7722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