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憂鬱症與躁鬱症
其他書名
憂鬱症與躁鬱症
文獻類型VIDEO CD/DVD VIDEO
語言Chinese
分類號415.993 4402
出版協和國際, 2005
主題憂鬱症.
題目躁鬱症.
叢書認識心理疾病系列#
ISBN4-713729-858444

註釋

重性抑鬱症,也被稱為臨床抑鬱症、重性抑鬱障礙、單相抑鬱,是一種精神疾病。這種精神疾病的典型表現是:患者陷於抑鬱的情感狀態,自尊心降低,對以往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抑鬱症」這個詞通常是指重性抑鬱障礙,但有時也被用來稱呼其他抑鬱性障礙,在研究和診治中常使用「重性抑鬱障礙」這個相對較精確的詞彙。重性抑鬱障礙是一種對患者的家庭、工作、學習、日常飲食與睡眠等身體功能產生負面影響的失能狀況。在美國,大約3.4%的患者自殺。在所有自殺者中,有60%的人患有重性抑鬱障礙或者其他心理障礙。
重性抑鬱障礙的診斷基於以下幾個方面:患者對徵狀的主觀敘述、親友對患者行為的描述和對患者的精神狀態檢測。沒有實驗室測試可以用來直接診斷重性抑鬱障礙,但是醫生通常要求患者做一些身體檢查以排除會引起相似徵狀的其他疾病。重性抑鬱障礙最常在30至40歲發作,在50至60歲之間達到另一發病高峰。據報道,女性重性抑鬱障礙的發病率約為男性的兩倍,但男性患者自殺率更高。
多數重性抑鬱障礙患者在社區中接受抗抑鬱藥治療,一些患者還接受心理治療或諮詢。對於自我忽視或者有嚴重自殘或傷害他人傾向的患者,可能需要入院治療。有極少部分患者必須在短效全身麻醉下接受電痙攣療法。重性抑鬱障礙的病程可長可短,可以只發作一次並持續幾個月,也可能反覆發作並持續一生。患者的預期壽命較健康人短,部分原因是患者對生理疾病的易感性增大。患者或曾經患有重性抑鬱障礙的人可能會遭受社會的歧視。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對抑鬱症的本質與病因的理解一直在不斷加深,遺憾的是,人們對抑鬱症的許多方面依然缺乏充分的理解。對於抑鬱症的本質與病因,有心理學、社會心理學、遺傳學、進化論、生物學的觀點。心理治療主要基於人格、人際關係和學習的相關理論。大多數生物學理論則關注單胺類神經遞質--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這類大腦中原有的、用來協助神經元間信息傳導的物質,這類物質與抑鬱症有關,大多數抗抑鬱藥物至少會增加一種神經遞質的活動水平。
重性抑鬱障礙是一種對患者家庭、人際關係、工作、學習、日常飲食與睡眠,以及其他身體功能產生負面影響的嚴重疾病。它對人體功能與生活質量的影響可以與糖尿病等慢性生理疾病相提並論。
重性抑鬱發作的最典型的徵狀包括:患者長期處於極其抑鬱的情感狀態中,對以前感到有趣的活動失去興趣,認為自己的人生無價值、極度的罪惡感、懊悔感、無助感、絕望感和自暴自棄。有時患者會感到難以集中注意力和記憶力減退(尤其是憂鬱型和精神病性抑鬱症)。患者還表現出迴避社交場合和社交活動、性衝動減退、有自殺念頭或反覆想到死亡等徵狀。失眠也是一種常見徵狀,早醒最為常見,有時也會有嗜睡的情況,但這種情況相對少見。沒有食慾,體重降低也是常見徵狀,但是偶爾也有食慾增加、體重增加的情況。患者還可能會感到一些生理方面的徵狀,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患者可能會有疲勞、頭痛和腸胃問題發生,。患者的親友還可能會注意到患者躁動不安或無精打采。
老年新發病的患者可能會伴有認知方面的問題,比如健忘或者明顯的移動緩慢。抑鬱症經常與老年患者中常見的生理疾病同時存在,比如中風,其他心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症或慢性阻塞性肺病。
在嚴重的病例中,患者從自覺思覺失調轉而到失控妄想,比如認為自己的一個小小行為對不起別人,乃至對不起全世界。或加入擬真(通常令人不快的)幻覺,比如認為自己的腸子不活動,乃至腹內空無一物。
兒童患者則一般表現出急躁易怒(易激惹)而不是抑鬱心境。不同年齡和不同情況的兒童患者會表現出不同徵狀,最常見的是對學校失去興趣和學習成績下降、過分依賴、充滿不安全感。由於這些徵狀常常被認為是普通的情緒低落,所以可能造成延誤診斷甚至漏診。抑鬱症可能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同時發生,這使得兩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都變得更複雜。
根據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生物學因素、心理學因素、社會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抑鬱症的發病和病情的發展]。另一種理論--素質-應激模式則認為抑鬱症是患者的既有易感性(素質)被生活中的應激事件激活。患者的這種易感性可以是由於遺傳所造成的,從而涉及到先天與後天的相互作用,或者是一種圖式,患者在兒時通過學習所得到的特定認知模式。以上這兩種互動模式都得到了實驗的支持。例如,紐西蘭的研究人員採用預測法研究抑鬱症。實驗中研究人員長時間跟蹤一群原本健康的人,並記錄與抑鬱症有關的情況。最終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人體內5-羥色胺轉運體(5-HTT)基因影響到人們是否在應對應激事件時持續體驗到抑鬱。他們特別指出:抑鬱症更容易發生在有一個或二個5-羥色胺轉運體的短等位基因的人身上。
一項瑞典的研究估計了抑鬱症的遺傳幾率,對女性來說大約為40%,對男性約為30%。演化心理學家認為使人們患抑鬱症的基因早已存在於自然選擇的歷史中。如果患者長期服用精神類藥物,例如長期使用鎮靜劑和安眠藥,也會產生類似於重性抑鬱障礙的徵狀。這些徵狀是由藥物的副作用或者藥物的戒斷反應引起的,被稱為與物質有關的心境障礙而不屬於重性抑鬱障礙。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U00866
Library
Library
415.993 4402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