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長江風雲 & 明清皇家陵寢
其他書名
長江風雲 & 明清皇家陵寢
文獻類型VIDEO CD/DVD VIDEO
語言Chinese
分類號718.4 5000
出版中視文化, 缺
主題文化資產古蹟.
叢書大陸尋奇自然文化遺產#39

註釋

長江,古稱江、大江,是亞洲第一長河和世界第三長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國境內的最長河流,全長6418千米,發源於青藏高原東部各拉丹冬峰,穿越中國西南、中部、東部,在上海市匯入東海。長江流經中國五分之一陸地面積,養育了三分之一中國人口。
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常被並列為中國歷史、文明、經濟的兩大源泉。繁榮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占中華人民共和國GDP20%。長江流域生態類型多樣,水生生物資源豐富,是多種瀕危動物如揚子鱷和達氏鱘的棲息地。幾千年來,人們利用長江取水、灌溉、排污、運輸、發展工業、當作邊界、作為戰場。建設在長江上的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近年來,長江受到了工業污染、農業徑流、河沙淤積、濕地和湖泊減少,這加劇了季節性洪水的發生。長江部分地區已被化為保護區。雲南三江併流保護區則因豐富的自然及文化資源而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
在中國古代,長江被專稱為「江」,春秋戰國時的古籍《尚書·爾雅》、《左傳》等都有對「江」的記載。關於「江」字的語源,羅傑瑞、梅祖麟認為「江」的上古漢語擬音與南亞語系某些語言的「河流」一詞類似,提出「江」借自南亞語。但鄭張尚芳認為江的上古擬音與藏語「江河」類似,認為「江」的本源是漢藏語系還是南亞語系尚不能下結論。自漢代起,長江開始被稱作「大江」,六朝時出現了「長江」的名稱。
長江自江源至宜賓各段有獨立的名稱。江源至當曲河口稱沱沱河,來源於蒙古語「托克托乃烏蘭木倫」,意為「緩慢的紅江」,藏語稱瑪曲,即「紅河」;以下至玉樹巴塘河口為通天河,藏語稱「直曲」,意為「母氂牛河」;玉樹至宜賓稱金沙江。宜賓以下是狹義的「長江」,幹流江段各有別稱,其中宜賓至宜昌又稱川江,枝江至城陵磯又稱荊江,安徽省內江段又稱皖江,南京以下至長江口的江段又稱揚子江]。揚子江這一名稱源於隋代在揚州南岸設置的著名渡口揚子津,最初專指揚州、鎮江附近江面,後來所指範圍有所擴大。明末清初時,自海上而來的歐洲人從長江口溯流而上經過揚子江,因此歐洲語言普遍以「揚子」(Yangtze)作為整條長江的名稱。
流域地理
長江源流沱沱河以下依次為通天河、金沙江。金沙江以下,岷江口至長江入海口,長2884公里(荊江裁彎取直後,縮短航程80公里,為2800餘公里),通稱長江。在通稱長江的各江段又有各自的名稱。長江幹流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市計11個省級行政區,支流流經貴州省、甘肅省、陝西省、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8個省級行政區部分地區,流域覆蓋19個省級行政區。
長江支流流域面積1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條,主要有嘉陵江、漢水,岷江、雅礱江、湘江、沅江、烏江、贛江、資水和沱江;主要湖泊有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梁子湖、巢湖和洪湖等。中國大陸境內1平方公里以上的自然湖泊有77%分佈在長江流域。整個長江水系的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佔中國陸地面積的18.8%。
地質地貌
長江可能有4500萬年歷史長江流域處於中國中部;橫貫東西,地跨中國地貌的三大階梯,面積180萬平方公里,高度從江源的海拔5400米處降至吳淞口海平面。 流域內面積廣大,地貌類型複雜,地面高差懸殊,包括:極高山、高山、中山、低山、高原、丘陵、盆地與平原等各種形態。按形態成因類型與逐級區劃原則,流域內地貌可劃分為西部高原高山區(第一大地貌階梯)、中部中山低山區(第二大地貌階梯)與東部丘陵平原區(第三大地貌階梯)。廣元一雅安以西的高原高山區,又可再劃分為江源高原淺丘區與金沙江高山-峽谷區2個二級地貌區,前者高原面海拔4500-5000米.後者山頂一般3000-4500米.少數是達到5000米以上的極高山區,被冰川所覆蓋。 襄樊-宜昌-凱里以西的中部中山低山區,可再劃分為北側的秦巴山地區、南側的鄂黔山地區與處於此二者之間的四川盆地3個二級地貌區。前二者高程均在200米左右,後者在1000米以下。東部丘陵平原區,可再劃分為北側的淮陽低山丘陵區、南側的江南低山丘陵區與二者之間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另外,還可依次劃分出若干三級地貌區和四級地貌區,如江漢平原區、洞庭湖平原區、鄱陽湖平原區、巢湖平原區、長江三角洲平原區、漢中盆地區、南陽盆地區、長江三峽高山峽谷區等等。
全流域周邊多山地圍繞,西有芒康山,北有昆崙山、巴顏喀拉山、秦嶺與大別山,南有五嶺、武夷山與天目山、在流域內有山地、丘陵、平原等眾多的地貌類型,其中山地和丘陵佔84.7%,平原佔11%。流域地勢呈階梯狀向東降低,大致以廣元一雅安以東和襄樊-宜昌-凱里一線為界。分為西、中、東三大地貌區。 西部為高原高山區,面積60.19萬平方公里,總地勢向東南降低,又可分為南北兩區:北部為高原淺谷區,高原面高程在4500-5000米。原面上河谷在近期仍有強烈活動。沿江大的活動斷裂帶常有地震發生。
上游
湖北宜昌以上至江源為長江上游,跨越中國地理的第一級和第二級階梯。長江發源自唐古拉山冰川,通天河的楚瑪爾河口以上各水係為長江源,以下至四川宜賓的長江幹流稱金沙江,岷江匯入後始稱為「長江」。長江幹流自岷江口以下至宜昌又稱「川江」,在四川盆地南緣和巴東峽谷中穿行。長江上游幹流長4529千米,占長江全長的七成以上。
江源
長江源位於青藏高原腹部,源流主要有沱沱河、當曲和楚瑪爾河三支,其中沱沱河為長江正源。沱沱河全長358公里,發源於唐古拉山脈主峰,海拔6621公尺的各拉丹冬雪山西南側。穿過雪山與谷地,出唐古拉山區後北流,切開祖爾肯烏拉山較低的山崗,至葫蘆湖附近再往東流,於囊極巴隴附近接納右岸支流當曲後,之後便是通天河。通天河自當曲口至青海省玉樹縣巴塘河口,長813公里。
《禹貢》中提到:「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後人自此以為岷山為長江源頭。自漢代一直到唐宋乃至明代,人們普遍認為岷江為長江源頭。《漢書·地理志》曾對金沙江描述更進一步,明確指出其是長江一條支流。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對長江上游的許多河流都進行了詳細描述,尤其是金沙江。此後的著作中對金沙江上游不斷推遠。明代徐霞客對金沙江和岷江實地考察後寫下著名的《江源考》,在文中對岷江源頭說提出了明確質疑。最後他自己做出判斷:「推江源者,必當以金沙江為首。」清代康熙年間繪製的《康熙內府輿圖》繪出了通天河和木魯烏蘇河,並指出木魯烏蘇河為通天河最遠的一源。乾隆年間齊召南的《水道提綱》中進一步指出通天河即為金沙江上源。同時文中較為全面的描述了尕爾曲、沱沱河、當曲、冬曲和楚瑪爾河。長江最上源河流情況基本清楚,但沒有進一步指明到底哪一條為主源。
民國年間,有人對江源進行考察,其結果見於1946年版的《中國地理概論》,書中寫道:「上游青海境內有南北兩源,南源曰木魯烏蘇,北源曰楚瑪爾。」1976年夏中國江源考察隊得出了:「長江三源說:沱沱河雖與當曲長度相當,但沱沱河流向順直,位置居中,為正源,當曲水流量和流域面積均遠大於沱沱河,可稱南源,楚瑪爾河橫貫江源地區北部,流域面積較大,可稱北源。」1986年長江科學考察漂流探險隊對江源進行了一次考察,主張當曲應為正源。經過幾次考察,長江出現了「一源」、「兩源」、「三源」諸說。
金沙江
金沙江古稱繩水、麗水,位於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賓岷江口,長2308公里。金沙江跨越中國地形兩個階梯。其流域的曲麻萊和宜賓之間正好是第一、第二階梯的過渡帶,金沙江在橫斷山脈深谷中蜿蜒向前。橫斷山脈北高南低,金沙江在其中650千米的距離中下降了1400米之多,平均每千米下降2米。在2308千米流程中,河流下切形成的峽谷河道達2000千米,江面與兩岸群山高差在1000米到1500米之間。同時與怒江、瀾滄江構成三江併流的自然奇觀。到達雲南麗江石鼓鎮時金沙江迅速拐彎,由東南折向東北,至三江口再轉向南,然後折向東。這個長達370km的彎曲被一些地理學研究者和長江愛好者稱為長江第一彎。
在橫斷山區,金沙江主要被海拔5000米的沙魯里山和海拔4500米的寧靜山夾峙。四川得榮至雲南奔子欄一帶金沙江段被稱為「乾熱河谷」,植被稀少。
川江
長江自四川宜賓岷江口以下經四川、重慶至湖北宜昌的這一段又稱川江,全長1040公里。川江蜿蜒曲折,並沒有從四川盆地中間穿過,而是沿四川盆地邊緣群山中流過,但其支流岷江和青衣江水系則灌溉了整個富饒的成都平原。長江三峽位於川江的奉節縣至宜昌市之間一段。
長江川江段匯入的主要一級支流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和烏江。川江沿岸有數個大城市,包括宜賓、瀘州等,其中最大的城市重慶是整個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長江流域重要的國家中心城市。此段河流長4504公里。
中游
長江中游主河道自湖北省宜昌市至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其中湖北省宜都市至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口城陵磯一段,因長江流經古荊州地區,又稱荊江。荊江河道曲折,水流遲緩,造成大量泥沙淤積,河床日益抬高,洪水位可高出地面10多米,是長江最易泛濫的河段,有「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說法。為了減輕洪水的威脅,建成了荊江分洪工程、荊江裁彎取直工程。
長江中游沿岸的武漢是中國中部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國中部地區工業、金融、商業、科學、文化教育中心。
下游
長江自江西九江湖口以下至長江口為下游。安徽境內江段又稱「皖江」,大致為東北流向,直至江蘇南京才轉折向東進入鎮江、揚州,因此該段右岸的廣大地區自古又稱江東。這一段河道在皖南、皖中、寧鎮丘陵與北岸平原之間蜿蜒,右岸常有臨江的石磯,河床在石磯處變窄然後又展寬,形成寬窄相間的藕節狀河床。銅陵大通以下江段受海潮影響,水勢和緩,沙洲顯露。主要支流有青弋江-水陽江、滁河、秦淮河等。長江從鎮江至長江口長約312公里,這一段即將入海的河道因古代有揚子津渡口,因而又稱「揚子江」。江陰以下江段又稱河口段,江面從江陰附近的1200餘米向東迅速展寬呈喇叭狀,至長江口已寬達91公里。京杭運河在揚州、鎮江與長江相交,淮河水量的80~90%經京杭運河從北岸匯入長江。江南的太湖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流域內河網密布,組成了龐大的灌溉系統和內河水運網。湖水除少量經江陰、太倉的一些河道流入長江外,絕大部分水流向東經長江最後一條重要支流黃浦江在吳淞口匯入長江。
長江每年挾帶約4.86億噸泥沙入海,形成的長江三角洲西端以鎮江、揚州為頂點,北至通揚運河,南抵杭州灣,大茅山、天目山為西南界,包括江蘇、浙江兩省部分地區和整個上海市,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是一片坦蕩的大平原,只有少數低山像孤島一樣矗立在平原之上。這裡海岸線平直,海水黃渾,有一條寬約幾公里到幾十公里的潮間帶淺灘。三角洲自全新世以來年均向海推進約40米。
長江下游有中國最大的國家中心城市上海市、長江流域第四大區域中心城市南京市兩座中心城市。
長江文明

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長江流域各區域文明總稱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等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為中華文明。長江文明區域之廣、文化遺址數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稱世界之最。長江文明,特別是長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給東亞及世界以很大影響。
中華曙猿4500萬年前生活在長江下游流域,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高等靈長類。長江上游流域的三星堆古蜀國文明水平不亞於作為中華文明主要發源地的黃河流域同時代的古文明。自從東晉始,江東便取代中原成為中華經濟的重心地帶。
長江水利
航運
長江是世界上運輸量最大的河流,2012年長江幹流貨物運輸量為18億噸,連續第6年刷新世界紀錄。長江江蘇段貨運量約佔整個幹流的七成,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域。長江全水系干支流3600多條,至2010年底,全水系通航里程8.8665萬公里,其中三級及以上航道6064公里。幹流從雲南水富到長江口通航里程2838公里。2010年,長江水系內河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佔全國內河運輸總量的75.3%和78.0%。
由於受航道水深和長江大橋淨空高度等條件的限制,歷史上,只有蕪湖以下航道可全年通航海輪,2.5萬噸級海輪必須乘潮才能抵達南京,南京至武漢最大只能通航5000噸級海輪。經過對長江幹流航道進行大規模維護,2011年太倉至長江口建成12.5米深水航道,5萬噸級海輪可滿載雙向通航,10萬噸級滿載貨船可乘潮抵達。南京至太倉建成10.8米深水航道,3萬噸級海輪可以滿載直達南京,12.5米深水航道將於2015年上延至南京,屆時5萬噸級海輪可直達南京港,10萬噸級滿載散貨船可乘潮通過。南京至蕪湖段2011年建成豐水期(6-9月)10.5米水深航道,可通航3萬噸級海輪,其他月份航道水深7.5米,可通航1萬噸級海輪。安慶至蕪湖段2013年航道維護水深提高至枯水期6米、洪水期8米,可常年通航1萬噸級海輪。荊江航道條件較差,安慶至武漢枯水期航道水深4.5米,4月至11月可通航5000噸級以下海輪,航道水深5米至7米。城陵磯至武漢江段每年5-9月可通行海輪,航道水深在5米以上。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歷經12世、16位皇帝,國祚276年。明朝初期,太祖朱元璋定都於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
公元1368年,時為韓宋吳王的朱元璋在統一陳友諒、張士誠和方國珍等群雄勢力後,於當年農曆正月初四日在應天府登基,國號大明[2]。由於明朝皇帝姓朱,因此又稱朱明。
明朝前期,經歷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明初的經濟也迅速恢復,國力迅速成長,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至成祖朱棣時期,國勢達到頂峰。成祖極力擴張領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是為永樂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時期仍然處於興盛時期,史稱仁宣之治。英宗和景泰帝時期,雖然經過土木堡之變,惟經過于謙等人抗敵,最終解除國家危機,但暴露出明朝的空前危機。憲宗和孝宗相繼與民休息,政局尚可平穩。武宗沉溺遊樂,最終使到孝宗一脈絕嗣。世宗即位後,引發大禮議之爭,清除宦官和權臣勢力,總攬朝綱。明世宗中後期,東南沿海任用胡宗憲和俞大猷等將領,平定倭患。世宗駕崩後十數年,經歷隆慶新政和萬曆中興,國力得到恢復。神宗中期,完成萬曆三大征,平定內亂,粉碎豐臣秀吉攻佔朝鮮的計劃。然而因為國本之爭,皇帝逐漸疏於朝政,同時東林黨爭也帶來了明朝末期的政治混亂,史稱萬曆怠政。熹宗時期,魏忠賢閹黨禍亂朝綱,至崇禎帝即位後才廢除宦官專政。然而崇禎帝政策失誤和天災不斷,明朝最終被農民軍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所滅。1644年,崇禎帝自縊於北京煤山,至此明朝享國祚276年。隨後,滿清軍隊擊敗大順軍,入主中原。後繼南明與明鄭政權延續數十年,直至1683年清朝佔領臺灣方止。
明朝的領土囊括今日內地十八省之範圍,初年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諸部落有宗主權,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曾經在今中國東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國際上對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存在較大的爭議。明成祖時期,甚至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今越南北部),1415年,明朝領土面積達到最大,若包括西藏,其面積約為1,000萬平方公里。根據《明實錄》所載,明朝最高人口為7,000餘萬,惟許多學者估算實際上逾億(亦有認為可能達到1億5千萬)。明朝是繼漢唐盛世後又一個興盛的中原王朝,亦曾經為手工業及經濟最繁榮的國家之一。在清朝官修史書《明史》中,認為洪武和永樂在位時期「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明朝時期,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御國門,君主死社稷。然而由於皇權過度集中,因此經常發生皇帝不理政事,或是由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U00709
Library
Library
718.4 5000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