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資源
國際關係研究第二卷日本未沉沒 / 梁振嶽, 李珈慶 編
其他書名
國際關係研究第二卷日本未沉沒
文獻類型BOOK
語言Chinese
分類號449.8 3390
出版圓桌文化, 2011
主題核電安全.
題目核危機.通識教育.
ISBN978-988-99553-9-7

註釋

國際關係是政治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國際社會之間的外交事務和關係,如國家、政府間國際組織、非政府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等。國際關係既是學術的領域,也是公共政策的領域。
作為政治科學的一部分,國際關係也和哲學、經濟、歷史、法律、法學、地理、社會、人類學、心理學,文化研究緊密聯繫。從全球化到領土爭端、核危機、民族主義、經濟發展、恐怖主義、人權,都是國際關係研究的議題。
歷史
現代國際系統的歷史可以追溯回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現代的國家制度從那時開始發展。在這之前,歐洲中世紀的權力架構體制都是根基於模糊的宗教等級制度上。威斯特法倫和約確立了主權概念,主權意味?統治者或君主將不會認可任何在其領土之內地位同等和更高的權力存在,目的是為了排除宗教領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權力架構類似於當時的威斯特法倫和約,但兩者都缺乏主權的概念。威斯特法倫和約促成了民族國家的崛起,以及外交和軍隊的制度化。這些特定的歐洲制度也經由殖民主義流傳至美洲、非洲和亞洲。當代的國際關係在冷戰期間的非殖民地化後終於確立。不過,雖然民族國家制度被視為是「現代」的,但許多國家並沒有結合這種制度,因而被稱為「前現代」。除此之外,一些國家也已經發展超脫出民族國家之外,因而被稱為「後現代」國家。因此,國際關係是否有能力針對這些不同形式的國家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也經常是爭論的話題。
國際關係理論
現在稱為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是在一戰後才開始發展的,目的是要解釋國家與國家之間互動行為的發生原因,進而預期未來發展。不過,國際關係的理論也是長期以來就在其他社會科學的作品裏發展的。許多人舉出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為現實主義理論的先驅,其他包括托馬斯·霍布斯的《利維坦》、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也都進一步的闡述現實主義理論。同樣地,自由主義也從康德和盧梭的作品裏浮現,康德也常被認為是第一個闡述了民主和平論的人。雖然當代定義的人權與自然法所定義的權利有?不小的差異,格勞秀斯仍在人道的根基上闡述了人們應享有的普遍權利。從20世紀直到現在,馬克思主義也對國際關係的理論有重大影響。
國際關係研究
最初時,只有英國將國際關係作為一門專門領域進行研究。在1919年,威爾斯大學阿伯里斯特威斯分校成立了國際政治的教授職,成為最早針對國際關係進行專門研究的大學。在1920年代初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也成立了國際關係的研究系所。雖然亞洲和南美洲也有研究國際關係的學院,但針對這門學科的研究主要仍是在歐洲和北美洲。
對國際關係的批評
一些人批評國際關係對於歷史的解釋是以歐洲為中心的;他們舉出在1648年威斯特法倫和約之前,便已經有一些非歐洲的國家有?類似的制度。一些人則主張目前的制度已經超越了威斯特法倫和約,因為政治共同體的擴張已經轉化為如歐洲聯盟一般超越民族國家的形式。國際關係學者Barry Buzan便指出,由於世界上一些地區仍廣泛存在前現代的國家,也因此以威斯特法倫制度的角度來分析這些地區無疑是削足適履。威斯特法倫制度將國家視為國際關係的唯一參與者,但現代快速發展的資訊技術使得全世界的人們能更快而更輕易的進行交流,因此在這方面也難以用威斯特法倫的制度來解釋。同時資訊技術的增長也使一些非政府的實體組織能跨越距離限制,更快速地進行交流協調,使他們能更有效地發揮影響力。
理論
國際關係理論又常被稱作「典範」,因為美國政治學界主導國關理論的發展,當實證主義主宰政治的科學發展,國際關係也因實證主義發展兩大典範:現實主義以及自由主義。以美國學界主導之國際關係研究,既未能預測冷戰之結束,也提不出一套解釋現況之理論[1],因此後實證主義下的女性主義、批判理論以及後現代主義興起,在冷戰期間就盛行的馬克思主義期下分派依賴理論與世界體系理論在國際經濟理論的重要地位不受動搖,而有別於美國宰制政治學界的發展,英國學派以全新的方法論來研究國際關係,並啟發中國學者希望建立「中國學派」的想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歐洲聯盟整合的經驗,啟發國關學者對區域整合的重視,因此建立功能主義與新功能主義的「整合理論」。
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是為了反對自由主義而產生的,他們否定國家之間會互相合作。早期的現實主義者如漢斯·摩根索主張國家都是自私的、追求權力與國家利益的理性參與者。任何國家間的合作都只是意外造成的。現實主義者以二戰來證明他們的理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經典的作家如修昔底德、馬基維利、和托馬斯·霍布斯都時常被現代現實主義者視為是現實主義的奠基者。不過,儘管這些作家的作品可能支持現實主義的學說,但他們都不曾自稱為現實主義者。
作為國際關係的主要典範,現實主義也進行了數次典範移轉,而有以下流派:
" 古典現實主義
" 傳統現實主義
" 新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
" 攻勢現實主義
" 守勢現實主義
" 新古典現實主義
自由主義/理想主義
自由主義可以被視為是第一個國際關係的理論。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浮現,以解決國家在國際關係上控制和限制戰爭的無能。早期的擁護者包括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以及英國下院議員諾曼·安吉爾。安及爾主張國家互相合作才能獲得更多利益,而戰爭所帶來的毀滅註定是沒有益處的。不過自由主義的理論要直到被愛德華·霍列特·卡爾嘲笑為空想主義(utopianism)後才被定型。
如同現實主義一班,自由主義亦有數次的典範移轉形成一下流派:
" 理想主義
" 自由主義
" 新自由主義
" 民主和平論
" 自由制度主義:有以下流派
o 自由歷史主義
o 自由共和主義
o 自由社會(學)主義
社會構成主義
社會構成主義(Social Constructivism,亦稱建構主義)試圖將一些後實證主義的認識論和實體論前提與實證主義的理論結合。它的擁護者宣稱他們是實證主義與後實證主義理論的綜合。社會構成主義專注於那些定義了國際系統的權力上,它的創始人-亞歷山大·溫特(Alexander Wendt)指出無政府狀態便是由國家造成的,意味?國際架構並非只是限制在國家的行動上,事實上也包含了國家媒介的本體和利益所促成的行動。
不過,實證主義和後實證主義兩派都提出了批評:後實證主義者主張專注於研究國家會造成其忽略了種族/階級/性別,使它成為另一個實證主義的理論。而(新)自由主義/現實主義的支持者則認為社會構成主義拋棄了太多的實證的假設,因此不能被視為實證主義的一種。
國際社會理論
國際社會理論(International society theory)聚焦於國家之間共有的基準和價值觀,以及它們管理國際關係的方式。這樣的基準包括外交、秩序、和國際法。與新自由主義不同的是,他們並非採取實證的方式,同時由於此一學說興起於英國和澳洲而不是美國,因此也被稱為英國學派(The English School)。這些理論家專注於人道的國際介入(國際人道干預)上,並將其分割為兩種群體,一種團結主義的群體擁護人道介入,而另一種多元論的群體則強調主權的觀念和秩序。
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和新馬克思主義的國際關係理論反對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對於國家衝突或合作的觀點;相反的他們專注於經濟和物質上的觀點。他們假設經濟是高於其他一切問題的;強調階級是主要的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國際系統是結合了資本主義制度追求資本聚集的結果。也因此,殖民時期帶來了殖民地的原料,也帶來了控制的殖民地市場以供出口,而殖民地自治化帶來的則是新的依賴殖民國的形式。
馬克思主義的依賴理論主張,已開發國家為了追求權力,藉由政治顧問、傳教士、專家和跨國企業滲透開發中國家將其融入資本主義體制內,以此佔用他們的自然資源,並使他們必須依賴已開發國家。
馬克思的理論在美國較少受到注意,但它在歐洲和其他地方較為常見。
批判理論
國際關係批判理論跨越多種社會科學,在本質上而言也不僅限國際關係。擁護者如羅伯特·寇克斯(Robert Cox)和Andrew Linklater強調人類對於解放的需要,因為國家減少了在提供個人服務和安全上的角色。因此,這種「批判」的國際關係理論是以國家為中心的。
國際關係批判理論包含多種理論流派,不可能出現一個完整的列表。有人認為女性主義、依賴理論、和構成主義都算是批判理論的分支。
後實證主義/後結構主義理論
後實證主義的國際理論試?結合各種形式的安全問題。他們主張國際關係是以研究外交事務和關係為主的,國家和非國家的參與者都應該包含在內。與一般研究高層的國家政治不同的是,國際關係也應該研究世界上較為平常的國際政治-包含了高層與低層的政治部分。因此,一些議題例如性別(通常以女性主義為名突顯女性附屬於男性的關係-雖然最近一些女性主義也允許加以逆轉)和種族(例如沒有國家的參與者例如庫德族或巴勒斯坦人)都是與國際安全有關的-替代了傳統上專注於外交和戰爭的國際關係研究。
後實證主義的理論經常明確地提倡一種倫理學的國際關係研究基準。這在傳統的國際關係裡通常被排除,因為實證主義的理論在實證的真相和判斷的基準之間已經劃清了界線-而後實證主義者則主張理論是由現實所構成的;換句話說,由於不受權力影響的知識並不存在,因此完全獨立而真實的理論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後實證主義理論並不試?按照科學或社會學的方向進行。相反地,他們試?以研究有關問題的方式來講述國際關係,以判斷國際現狀是如何提升某些權力關係的。
一些例子包括了
" 女性主義(「性別之戰」)
" 後殖民主義(挑戰歐洲中心的國際關係)
國際關係的概念
系統層次的概念
國際關係時常被視為是一種分析的層次,系統層次是指那些定義並形塑了國際環境的觀念,在國際層次上就如同無政府狀態一般,沒有一個世界政府的存在。
" 力量在國際關係上的概念可以被形容為一國擁有的資源、潛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程度。這通常被分為硬力量(Hard power)和軟力量(Soft power),硬力量指軍事、經濟力量的使用,而軟力量則指源自於文化、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有好與否的「吸引力」有關。
" 極化(Polarity)在國際關係上指的是國際系統裡的權力分配。這種觀念在冷戰期間浮現,當時國際系統是由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衝突所主導的。在1945年以前的國際系統則被稱為多極,被許多大國所主導。蘇聯在1991年的瓦解也使許多人將美國視為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體現了單極的國際體系。而有人認為19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崛起、美國漸漸衰弱造成了無極的國際體系,因為沒有一個國家能真正被視為極。
一些國際關係的理論都是以類似冷戰的兩極觀念為基礎的。
" 權力平衡(Balance Power)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盛行歐洲的理論,這個理論主張國與國之間結盟帶來的彼此制衡,將能達成國際體系的穩定並維持和平、避免戰爭。不過由於戰間期當中自由主義相當盛行,因此權力平衡理論不那麼被重視。不過權力平衡理論在冷戰期間再度崛起,成為肯尼思·沃爾茲新現實主義的中心機制。從這個理論上,發展出制衡(權力之間互相制衡)與選邊站(國家選擇與哪一方結盟)的概念。
" 霸權穩定論(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也是從極化衍生的概念,尤其是在單極化的國家上。霸權是在國際系統裡擁有單極優勢的權力,霸權穩定論主張由霸權國家建立全球性的制度來提供公共財,霸權與其他國家之間都能在其中受惠,這種情況的結構是穩定的,因為霸權勢力和其他國家都能在這種國際體系中互相合作。這與許多新現實主義的主張相反,尤其是肯尼思·沃爾茲,他主張冷戰的結束和單極霸權的出現是一種不穩定的結構,並且會不可避免地改變。
" 許多支持現行國際系統的人認為目前世界上的國家越來越互相依賴,彼此都對其他國家有所責任和依賴。支持者指出全球化-尤其是國際間的經濟互動逐漸成長。國際組織的角色以及在國際系統上各國對一些運作原則的廣泛接受也強化了互相依賴的理論。
" 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是時常與馬克思主義連結的理論,主張核心國家會去剝削邊陲國家以增進自身的繁榮。許多從這種理論衍生的不同版本要不是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標準的依賴理論),就是使用這個理論以強調改變的必要性(新馬克思主義)。
國際關係的系統工具:
" 外交是各國的代表們進行談判的動作。在很大程度上,其他所有國際關係的工具都可以被視為是外交的失敗。
" 制裁通常是外交失敗後最先被使用的解決方式,同時也是確保履行協約的主要工具之一。制裁可以是外交上或經濟上,制裁並切斷一個國家對其他國家的交流或貿易。
" 戰爭是對於武力的使用,通常被視為是國際關係的最終手段。克勞塞維茨對此提出了一種說法:「戰爭是政治的延伸」,不過這並不被廣泛地接受。近來對於非國家牽涉的「新戰爭」(如恐怖主義)的研究也逐漸增加。研究戰爭的國際關係子學科被稱為「戰爭研究」、「安全研究」或「戰略研究」。
" 國際羞辱的動員也可以被視為國際關係的一種手段。在國際層次上藉?「貼標籤和羞辱」(name and shame)的方式來改變一個國家的行為。最突出的例子是聯合國的人權委員會所發佈的1235號決議,公開地披露那些違反人權的國家。
單位層級的國際關係概念
在分析層次上的單位層級時常是以國家作為單位,以解釋國家單位的部分,而不是解釋一整個國際系統。
" 政權形式:一般認為一個國家的政權形式能夠支配它在國際系統上與其他國家的互動方式。
" 民主和平論是一種主張民主國家之間不可能出現戰爭的理論。主張民主制度使得一個國家的政策基準具體化,只有在正當理由下才能對他國發動戰爭,而且民主也促成互相的信任和尊重。
" 共產主義則提倡世界革命,同樣也是主張這樣能使全世界和平共存,根基於一個無產階級的全球社會上。
" 修正主義/現狀:國家可以依照他們是否接受目前的現狀來分類。修正主義國家企圖在國際關係的規則和實踐上進行根本的改變,對於當前的現狀感到不滿。他們認為當前的國際系統是由西方國家所創立以維持自身優勢的。舉例而言,中國原本屬於渴望改變現狀的國家之一,但近來已經傾向於維持現狀,因為現在維持現狀對他們較為有利。
" 宗教也時常被視為是一個擁有正常國家在國際系統裡的行動效力的組織。宗教是一種有組織地原則,尤其是在伊斯蘭國家,而政教分離論則是在這個光譜的另一端,自由主義的國際關係理論便支持分離政治和宗教的關係。
個人或子單位層級
在國際關係裡以國家為單位所進行的解釋也能運用至其他的理論方面,而不限定在以國家為中心的國際關係觀點。
" 國際關係的心理學因素:將心理學因素的解釋用於國際關係,是來自於現實主義所主張的:國家並非只是一個看不見的「黑盒子」,外交的決策有許多其他的影響因素。檢視人性在進行決策時的過程也可能提供一些解釋的力量,因為許多參與者可能接收了錯誤的資訊。團體迷思的現象便是將子單位層級的心理學因素套用至國際關係的經典例子。
" 官僚政治:官僚政治專注於研究官僚在決策上所扮演的角色,並認為最後的決策其實是由官僚們鬥爭所產生的結果。
" 宗教、種族、和分離主義團體:將這些方面作為子單位層級來研究時,能夠解釋一些種族衝突、信仰戰爭的原因,以及其他並非國家單位的實質參與者。這在研究近代以前國家微弱的世界時特別有用。
" 國際關係的組織
國際組織組成了當代國際關係不可或缺的部分。許多國際系統層次的互動都是由參與者自身管制的,他們也否定一些傳統的國際關係制度和實踐,例如以戰爭作為解決的手段(除了自?之外)。
聯合國
聯合國是一個國際組織,它將自身定義為「一個以促進全世界政府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平等上的合作的聯合組織」;聯合國是最為突出的國際組織。許多合法的組織也都模仿了聯合國的組織架構。
國際法律實體
法律
" 國際法庭
" 歐洲法院
人權
"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將會被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取代)
" 人權委員會
" 歐洲人權法庭(
" 美洲國家間人權法院(Inter-Americ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 國際刑事法庭
地區性安全組織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東南亞國家聯盟
" 阿拉伯國家聯盟
經濟組織
" 世界貿易組織
" 世界銀行
" 國際貨幣基金

日本國簡稱日本,是位於東亞的一個島嶼國家,領土由日本列島(主要為北海道、本州、四國與九州4島)和6千多個小島組成,國土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根據日本民間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國。「日本」的意思為「朝陽升起的地方」(近日所出)。時至今日,日本政府仍然無規定其標準讀音,因此兩種讀法並存。由於日本地處中國東面的海洋上,故此中文使用上又稱其為東瀛或者東洋。
日本是世界八大工業國中唯一的亞洲成員國,亦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頒佈的《日本國憲法》是日本的最高規範,規定日本為三權分立的國家,國家理念為立憲主義、國民主權、基本人權的尊重、和平主義,以君主天皇作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日本人口逾1.2億,是世界人口數量第10大國。首都東京及周邊的數縣構成的首都圈居住了3千萬以上的人口,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圈。
在日本神話中,太陽神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國並即位為天皇。今日的考古學證據則表明,古代的日本除了原住民外其他是由東南亞跟東北亞遷徙而來的各民族融合演變而成的。大約在公元前一萬年開始,日本進入新石器時期,是為繩紋時代(公元前一萬年至公元前3世紀)和彌生時代(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
彌生時代
伴隨?從東亞遷入日本的渡來人,日本在彌生時代初期出現了陶器、鐵、銅器以及水田等文化,逐漸成為一個農業社會。到了公元2世紀後半期,各小國內戰頻繁,直至4世紀才出現首個統治日本列島大部分土地的大和國,建立大和王權。
飛鳥時代
在大和王權建立後,日本一直透過朝鮮半島的諸國吸收來自於亞洲大陸的文化。587年,豪族蘇我氏的頭目蘇我馬子擊敗了物部守屋,又在592年暗殺了崇峻天皇、立女皇推古天皇為帝,聖德太子攝政,日本進入飛鳥時代。聖?太子制定了官位十二階,並頒佈了憲法十七條,嘗試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國家。聖?太子過世後,蘇我氏長期掌權。645年,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鐮足暗殺了蘇我入鹿,掌握了政權,是為「乙巳之變」。中大兄皇子擁立孝德天皇即位,推動大化革新等改革,仿效中國唐朝的政治制度,嘗試建立一個律令制的國家。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日本進入了奈良時代,律令制國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權的版圖在這時也逐漸擴張,征服了東北地方部分地區和南九州。
奈良時代後期,政局動蕩,律令制鬆弛。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現在的京都),此後到1192年成立鎌倉幕府的這段期間是為平安時代。嵯峨天皇時期的《新撰姓氏錄》記錄了居住在京都及畿內的1182個氏族,其中「漢」為163氏,「百濟」為104氏,「高句麗」為41氏,「新羅」為9氏,「任那」為9氏。這一時期,隨?地方莊園勢力的不斷增強和朝廷的內亂,軍人階層(即日本武士)逐漸上升到權力的中心。
平安時代末期,出現了以東國為勢力范圍的源氏和以西國為勢力範圍的平氏兩個龐大的武士勢力,1159年,發生平治之亂,源氏實力雖遭遇很大削弱,但在東國仍擁有強大實力,國家內戰頻仍。經過長期的源平合戰,平氏被趕出京都,於1185年在壇之浦之戰中徹底覆滅。
幕府時代
1192年,武士首領源賴朝被封為征夷大將軍,建立鎌倉幕府,開始了日本600多年的幕府時代,展開了軍政統治。源賴朝過世後,其妻子的娘家北條氏實力擴大,開始操縱之後的繼位者,幕府大權旁落北條氏之手。承久之亂後,北條氏的合議制執權政治達於全盛。1232年(貞永元年),北條泰時制訂法典《御成敗式目》(又稱《貞永式目》)。該法典最初僅適用於武家內部,後來適用於全國。1274年(文永十一年)與1281年(弘安四年),蒙元兩次侵日都未能成功,而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無法恩賞抗元官兵,導致御家人的貧困與御家人制度的解體。北條氏實行一族獨裁,加深御家人和非御家人武士的反感,地方武士和農民積極進行反幕活動,幕府由盛轉衰。後醍醐天皇乘機發動正中之變與元弘之變,倒幕號召得到各地武士響應。1333年5月新田義貞攻陷鎌倉,鎌倉幕府滅亡。
後醍醐天皇掌握大權以後,並沒有滿足武士階層的期望。大軍閥足利尊氏成為所有武士的代表,於1336年攻陷京都,扶持兩統迭立中的持明院統光明天皇即位。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把持?日本皇室的三神器逃到吉野山中,堅持自己才是正統,足利尊氏則在京都建立了室町幕府,於是出現了京都(北朝)和吉野(南朝)兩個對立的朝廷。南北朝的征戰持續了將近60年,1392年,足利義滿逼南朝的後龜山天皇讓位,由室町幕府擁立的北朝後小松天皇成為天皇,也終止了長達57年的南北朝時期。1401年,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為了經濟利益和抗衡天皇而向明朝朝貢,明廷遂封其為「日本國王」,但幕府於7年後與明斷交。
室町幕府末期(1467年)發生了應仁之亂,標誌?日本進入戰國時代。1573年,大名織田信長,亦是當時最強悍的諸侯,攻下室町幕府所在地二條御所,將足利義昭流放到河內國,室町幕府滅亡,日本進入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至1603年)。1582年,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中,因家臣明智光秀兵變而被害。信長重臣羽柴秀吉繼承了其勢力,繼續進行統一日本的戰爭。1586年,秀吉受賜姓豐臣氏並就任太政大臣與關白的官職,並於1590年統一日本,隔年秀吉將關白一職讓與過繼來的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閤,以世襲的方式宣示豐臣政權的穩定。秀吉統率大部分的大名諸侯,自1592年起發動文祿?慶長之役,攻打朝鮮。1593年6月,日本因海戰失利,無法補給,加上朝鮮瘟疫流行,為保朝鮮南部四道的戰果,遂派使節隨同明使沈惟敬到北京議和,其間談判使者石星、沈惟敬與小西行長合謀欺瞞矇混中日雙方,使得明朝在冊封秀吉為日本國王時態度輕慢。9月,明朝賜封的使者抵達日本,豐臣秀吉因朝鮮王子不前來答謝而頓感大怒,拒絕受封,下令驅逐明朝使節,並將小西行長治罪,再次發兵攻打朝鮮。1598年7月,豐臣秀吉在伏見城過世,日軍開始撤出朝鮮半島。
1600年,封地在關東地方的大名德川家康取得了關原之戰的勝利,基本上獲得軍、政上的優勢。1603年,家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開創江戶幕府。1615年,德川家康在大?之役中完全消滅了豐臣氏的勢力,實現了日本的統一,江戶幕府也成為日本實際上的統治者。江戶幕府實行日本獨特的封建體制「幕藩制(日語:幕藩体制)」,將社會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級及穢多、非人等賤民,基本上階級間的流動受到限制。在幕藩制之下,各藩領國在經濟上依賴中央政府的市場進行交易,幕府憑藉經濟上優勢確保其統治權;但隨?後期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藩際貿易大大減少各領國對中央的依附性,各藩表現出明顯的獨立傾向,瓦解了幕藩體制的政治基礎。
日本第一次接觸歐洲人是在1543年,當時一艘葡萄牙船漂流到鹿兒島的種子島。時日本正值戰國紛擾,葡萄牙人將火槍帶入日本,並快速普及,基督教也在這時進入日本。然而,傳教活動與發達的貿易逐漸威脅到江戶幕府的統治,於是幕府1641年在把荷蘭商館遷移到長崎的出島,奉行鎖國政策,鎖國期間日本只與荷蘭和中國進行貿易。在奉行鎖國政策的200多年間,日本人通過與荷蘭人經商學習西方的知識,蘭學因而在日本生根發芽。直到1854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率領艦隊駛抵江戶附近的浦賀,才重新敲開了日本的國門。日本與西方重新接觸後,立即感受到自己在世界舞台長時間的缺席已造成相當程度上的落後,需要向西方學習。幕府末年暴動頻繁,幕藩體制搖搖欲墜,在西南四藩(薩摩、長州、土佐、肥前)為主的維新志士帶領下,一場全國性的倒幕尊皇運動正式開展
明治維新時代
1867年末代德川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主動大政奉還,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新政府正式成立,江戶時代結束。1889年,新政府頒佈了《大日本帝國憲法》(又稱《明治憲法》),1890年舉行了第一次帝國議會。
1867年開始的明治維新對日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多項改革,在地方政治上廢藩置縣。然而在明治維新的過程中,大量士族失業,造成極大的社會問題,並引發1877年的西南戰爭。為安撫士族情緒,遂有出兵台灣之議。
在整頓內政的同時,日本也積極對外擴張版圖,建立殖民地。1871年10月,一艘琉球國船隻於颱風後漂流至台灣東南部,其中54名登島乘客被原住民出草殺害,史稱八瑤灣事件。由於當時琉球國同時向清朝和日本朝貢,而清廷表示將事件交由日本處理,日本因而在1874年5月攻打台灣南部排灣族部落,是為「牡丹社事件」。在駐華英國公使調停下,中日兩國簽訂《北京專約》,後來日本政府將條文中的「琉球人」詮釋為「日本國屬民」,因而在1879年以此為由吞併了琉球,琉球王國滅亡。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中日按《天津條約》同時出兵朝鮮半島,起義平息後日本要求繼續駐兵被拒,其後扣留高宗李熙,命大院君李?應主國事,後日本稱發現李?曾要求東學黨與清軍一起驅逐日軍,於是不宣而戰,突襲駐守於朝鮮的大清海軍。隨後於1894年8月1日,中日兩國互相宣戰,甲午戰爭正式爆發。1895年2月,清軍潰敗,清廷被迫派李鴻章代表清廷向日本求和,並以戰敗國身份在日本威逼下籤訂了條件苛刻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日本在此條約中獲得了台灣和澎湖群島以及二億兩的巨額賠款。1900年,俄國趁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單獨出兵佔據中國東北,但各國與清廷議和後俄國拒不撤兵,遂與日英等國交惡,最終在1904年爆發日俄戰爭,日本獲勝,取得庫頁島(日本稱樺太)北緯50度以南的部分。
1910年與大韓帝國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令朝鮮半島合併成為日本的一部分。
軍國主義時期
20世紀初,日本軍國主義逐漸形成,日本自從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打敗中國及沙俄後,對自己的軍事實力變得極其自信,開始走上對外擴張的軍事帝國行列。日本於1910年在日韓合併中將大韓帝國併入版圖,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投向協約國,向同盟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山東半島的殖民地。1914年9月,日本向德國宣戰,發動了青島戰役,11月攻佔青島。第一次世界大戰增強了日本的經濟實力,日本進入短暫的「大正民主」時期。1918年,米價急脹,日本農村爆發米?動事件,並演變成武裝衝突,參與者逾200萬人,事後警方逮捕超過25000人,其中8200人被判不同程度的刑罰,輕則罰款,重則死刑。此事亦導致寺內內閣下台,同時由於日本為減輕當時日本本土當時大米的供應緊張狀況,因而加強朝鮮和台灣的大米生產,同時將更多的大米出口至日本本土,導致朝鮮和台灣對內供米減少,朝鮮農民只能從中國東北進口雜糧充飢。翌年,台灣總督府宣布開展台灣日治時期最重要的水利建設之一,嘉南大圳,並於1930年竣工。1923年9月,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死亡人數達13萬人,日本經濟遭遇重創;1927年4月由於日本政府對臺灣銀行的救濟失敗,引發全國性金融危機,史稱「昭和金融恐慌」;1930年,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日本未能倖免。在此期間,濱口、犬養和岡田內閣為挽救經濟,主張削減軍費,引發軍部和右翼組織的不滿,三人亦先後被暗殺。
1931年,日軍發動滿州事變,入侵中國東北三省,扶植傀儡國家滿洲國,再於1932年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1936年2月26日發生了二二六事件,廣田弘毅組閣,建立以天皇和軍部為核心的法西斯體制。1937年7月7日,日軍策動蘆溝橋事變,正式入侵中國,引發中日戰爭。戰爭期間日軍佔領中國東部大片領土,包括首都南京,並試圖以持續6週的恐怖大屠殺令中國軍民屈服,預估被殺人數約30萬人,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革命軍只能退守中國西南一帶。但其後戰情膠?,令日軍陷入曠日持久的消耗戰當中,消耗日軍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加上西方國家對日本實施禁運,石油和鋼鐵等資源不得運往日本,因此軍方決定孤注一擲,發動「大東亞戰爭」,向亞洲南部繼續擴張,史稱太平洋戰爭。
1941年12月,日軍偷襲位於夏威夷的美軍基地珍珠港,並正式向美國、英國和荷蘭宣戰,同時開始進軍東南亞等太平洋地區。日軍起初取得連番勝仗,然而大日本帝國海軍在中途島戰役的大敗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1938年以來,日軍通過「掃蕩」、「三光作戰」試圖穩定中國後方情況,但仍無法扭轉整體局勢。戰爭後期,美國海軍陸戰隊接連攻下硫磺島和沖繩島,日本本土隨即受到美軍B-29轟炸機的密集轟炸,令許多城市遭受大量人命傷亡和工業設施的損毀,並重創日本的飛機製造廠和航空基地。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兩枚原子彈,同時蘇聯也於8月8日對日本宣戰,佔領東北地區。8月15日,裕仁天皇透過電台廣播宣佈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簽署降伏文書,接受波茨坦宣言,並將領土範圍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以及其他指定島嶼。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盟軍軍事佔領和戰後經濟發展
從1945年戰敗到1952年韓戰期間,日本被盟軍軍事佔領,由駐日盟軍司令(GHQ)統治,美軍實行財閥解體政策,對壟斷資本進行大規模重組。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對日本的政策開始改變,包括單方面和日本議和並放棄戰勝國對日索賠的權利,允許日本設置自衛隊,同時向日本訂購大量軍火及軍需產品,帶動日本戰後軍工產業的發展。美國亦在經濟、政治方面對日本提供援助,使其成為第一島鏈的一部分,遏制共產主義,由此而生的「特需繁榮」讓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並在隨後十年分別出現神武景氣、岩戶景氣等多次經濟發展高潮。1956年12月18日,日本加入聯合國。1964年,東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帶來奧林匹克景氣,同年日本加入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民生產總值在其後4年超越英、法,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式躋身於先進國家之列。1972年,美國將沖繩縣的行政權、施政權交還給日本。
自民黨時代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日本經濟增長每年僅4%左右,低於六十年代初的9%,日本高速經濟成長時期宣告結束,但日本在世界經濟體中仍排第二位。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階段。這一時期失業攀升,國債與赤字龐大,加上1995年奧姆真理教發動的一系列恐怖攻擊與阪神大地震,社會陷入不安。進入21世紀初期,日本經濟透過往新興市場出口出現小波段復甦的伊邪那美景氣,但是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索尼和豐田等指標性大企業紛紛爆出巨大虧損,廣稱「失落的二十年」困境。
戰後的日本自1955年起長期由自民黨執政,因而出現「55年體制」,直至1993年由於部份自民黨黨員退黨,導致自民黨在該年國會眾議院選舉過後短暫失去組閣權約10個月,然而短短一年後自民黨與社會黨聯手,藉村山富市內閣的組建重返執政地位。2009年,執政共計長達54年的自民黨下台,首次失去國會眾議院第一大黨的地位。僅僅三年後,由於民主黨施政失當和在東日本大震災中救災不力,內閣及首相更換頻繁,加上福島核災使日本的經濟再次陷入困境,造就自民黨再次上台的機會。2012年12月,自民黨取得壓制性勝利,黨總裁安倍晉三在上台後倡議修改憲法,取消當中否定的集體自?權以允許自?隊到海外參與聯合國的維和反恐行動,同時將自?隊的目標改為「本土防?和國防保障」,透過自主制定的新憲法使日本成為一個正常的主權國家。然而由於新憲法的部分字眼具爭議性,引發部分亞洲鄰國不安,其推出的秘密保護法案(日語:特定秘密保護法案)在社會上亦引起一些疑慮。安倍晉三在任期間也推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包括推動日圓貶值、實行量化寬鬆等,被稱為「安倍經濟學」。縱使當中調高消費稅的措施可能會令部分國民的薪資追不上物價升幅,但由於日元兌美元貶值,帶動日本產業出口量和國內消費需求攀升,使日本能夠擺脫長達15年之久的通縮陰影,亦令失業率創6年新低,日經平均指數升至近六年高位。

No.
複本條碼
部門
位置
索書號
狀態
到期日
1
C012841
Library
Library
449.8 3390
可出借
--
共1條紀錄 , 當前 1 / 1 頁:個上一頁下一頁
相關資源